發佈於:2017-06-03
『國際西藏郵報2017年6月2日達蘭薩拉報導』英國倫敦-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5月17日下午抵達倫敦,展開首度在英國歷史性的弘法活動。大寶法王在抵達旅館時,受到許多信眾的迎接。主辦單位以傳統的英國下午茶向法王表示正式歡迎。
在此次首度訪問英國行前發佈的錄影談話中,法王表示,第十六世法王讓炯多傑全球三次弘法都曾訪問英國,從此奠定噶瑪巴傳承和英國的深厚關係,他希望此行能夠再續前緣。 5月18日,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受邀參訪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大英博物館可能是世界上人類歷史和文化最大的展示館,它收藏源自西藏等世界各地的珍貴藝品和文物,展現世界文化的繽紛與多元。法王一行並聽取大英博物館南亞收藏館館長理查德.布爾頓(Richard Blurton)的導覽,並在寬敞的研究室內欣賞了平日不對外公開的繪畫、佛像等,跟藏傳、印度和漢傳佛教有關藝術品。
兩天的參觀和私人訪問之後,法王將在5月20和21日給予三堂格西朗日堂巴的《修心八頌》開示,並傳授觀音灌頂。法王在第一天教授開始便提及這次課程的主題「修心」,是一個比較嚴肅的主題。各位大多是修持佛法多年的人,初學者應該沒有幾位吧,總之,修心教法對於各位來說應該不會陌生,也不會讓你覺得嚴肅;但是對於初學者而言,修心教法是比較困難的。無論如何,這次課程安排的主題就是「修心」。修心相關的典籍經典眾多,我們這次選擇的是善知識朗日塘巴的〈修心八頌〉。修心的「心」指的是「證悟之心」或「菩提心」,而「修心」就意為「修持菩提心」。想要成為一個菩薩,菩提心是不可或缺的,菩提心是一個菩薩的精髓命脈,菩提心在梵文是「菩提契塔」,「契塔」的意思就是精髓。因此菩薩最主要的修持就是菩提心的修持。
法王解釋〈修心八頌〉就是八種修持的方法,首先第一個修心偈文,是在訓練我們具有恆常珍惜、愛護眾生之心。「我於一切有情眾,視之尤勝如意寶,依彼能成究竟利,願常心懷珍愛情。」我們要愛護每一個眾生,就像珍愛如意寶珠一樣。這裡將眾生比喻為如意寶珠,如果以現代的珍寶為例來說明的話,比如鑽石,鑽石剛剛開採出來的時候,雖然被層層的厚土泥沙所包覆,然而這些雜質絲毫不會減損鑽石的珍貴性;有了這樣的理解,對於那些被各自習氣、煩惱、過患所綑縛的眾生,你也會生起珍愛之情,絲毫不受他們外在的問題所困擾。
法王在5月21日第二天上午的教授表示:直到現在,支持我一路走下去最大的動力,我想就是這麼一念小小的利他之心,僅此而已。並在下午的講授課程總結說,就像我在一開始提到過的,修心的教法含攝一切修持的精華,文字簡潔易懂,利於行者背誦,隨時可以放在心上反覆思維。當修心的內容,成為我們每天生活的提醒時,你就會從中得到利益。
《修心八頌》開示圓滿後,法王為大眾傳授觀音菩薩灌頂。觀音菩薩是諸佛悲心總集的體現,法王之前說明:「觀音菩薩是噶當派四位特別的本尊之一。觀音菩薩所體現的大悲,是培養菩提心所不可或缺的。」因此,在修心課程之後,接著給予觀音灌頂,實為再適切不過。法王首先進行灌頂的前行修法。接著,由企美仁波切(Chime Rinpoche)、阿圖仁波切 (Ato Rinpoche)、林谷祖古仁波切(Ringu Tulku Rinpoche)、喇嘛耶些洛薩仁波切(Lama Yeshe Losal Rinpoche)和喇嘛滇巴(Lama Tenpa)向法王行身、語、意、功德和事業供養。灌頂正行前,法王再次提醒觀音菩薩的重要性,並將他與智慧的體現文殊菩薩相提並論,並指出這兩位本尊所代表的慈悲與智慧,同為修持大乘佛法的關鍵。
5月23日,大寶法王前往著名的皇家亞洲學會(Royal Asiatic Society),向英國西藏協會(Tibet Society)的資深核心會員發表環保演說。英國西藏協會是世界上第一個支持西藏的團體。法王說明,他成立了一個藏文發音為「庫育」(Khoryug)的自然環境保護組織,旨在護持喜馬拉雅地區的環保活動,並透過對僧眾和尼眾的教育,將環保的重要資訊與寺院附近的民眾分享。法王表示,西藏的環境問題超越政治,同時嚴重影響周邊所有的國家。西藏是數百萬人賴以生存的水源地,它不僅以世界的屋脊而聞名,同時也是亞洲的水塔。法王希望有更多人意識到這一點,並關注西藏地區正在發生的事情:「談到保護西藏的環境時,最好的諮詢對象之一就是藏族,因為他們與那裡的環境已有數千年的關係。由於藏族對西藏環境知道得一清二楚,他們自然知道如何創造一個永續的環境,並且把自己全副的理智和情感都投注在這上面。傳統上,藏族把大自然視為是神靈居住的聖地,對它有著極大的誠心和敬意。然而,近來,隨著科技和物質的發展,這些看待環境的古老價值觀便受到了破壞。外在物質條件的提升,削減了對環境的保護。例如,在河川中有了更多的水壩,在土地上有了更多的開鑿,有些公認的聖地卻遭到開放,任人剝削。這不僅傷害了環境,也傷害了藏族長久以來的信仰和虔敬。」
5月24日,法王噶瑪巴今日從倫敦出發,北上前往舉世聞名的劍橋大學參觀訪問。法王此行主要由國際佛教聯盟(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nfederation)的環境與保育秘書長芭芭拉.瑪斯(Barbara Maas)負責接待。法王首先出席在劍橋舉行的一場學術研討會,討論動物的感知力和福利科學(animal sentience and animal welfare science),乃至這門科學對人與動物的關係,以及人類對待動物的方式的重要性。
五月二十五日,法王噶瑪巴前往倫敦西北部,訪問歐洲最大的印度神廟BAPS斯瓦米那瑞揚(BAPS Swaminarayan Mandir)。法王蒞臨時受到印度僧侶普迦耶.優密維克達斯(Pujya Yogvivekdas Swami)的迎接,他在法王的頸項掛上印度傳統迎賓的花環,同時在法王的眉心點上代表祝福的紅點( tika),並向法王獻上一條加持繩。接著,法王在專人的導覽下觀看一項介紹印度教的展覽,並在兩座神殿中與普迦耶.優密維克達斯和其他修士一切祈禱。之後,法王與神廟住持馬漢特.斯瓦米.摩訶羅闍(HH Mahant Swami Maharaj)進行私人會談。在享用印度傳統菜的午餐招待後,法王便返回倫敦旅館。
5月27日,法王噶瑪巴前往愛德索 (Aldershot) ,訪問那裡的尼泊爾社區。此際,天空出現一個明亮巨大的雙彩虹,不禁令人想起2008年法王第一次訪問美國時,彩虹也經常伴隨法王在東岸的行程。法王此行是應英國佛教社區中心(Buddhist Community Centre UK)的邀請,造訪這個以軍事駐防區,以及英國廓爾喀傭兵社區而聞名的優美地區。2006年廓爾喀兵獲准在英國定居後,翌年2007年卡吉.雪巴(Kaji Sherpa)便創辦了英國佛教社區中心,希望為英國東南部日益增加的佛教人口,成立一所佛教寺院。法王表示,他非常高興來到這裡,並向大家問候致意。法王指出,他等了很久才得以造訪英國,雖然今天在這裡的時間短暫,但他會盡力圓滿每個人的願望。法王說明,最重要的是,他能夠跟社區中在場的眾多佛弟子結緣。法王鼓勵該中心,應當邀請好的佛法教師前來,並保持自古以來與西藏的關係。
5月27日,在坎貝里湖畔國際酒店(Lakeside International Hotel in Frimley Green)舉行大寶法王噶瑪巴首次訪問英國圓滿儀式。法王表示,「這次終於來到英國訪問了,讓我真的感到非常的高興。另一方面,關於曼徹斯特的恐攻事件,釀成許多年輕人喪失性命的可怕悲劇,我感到非常的悲痛。我認為我們發現自己身處在一個不同類型的快樂和不同類型的悲傷同時發生的有趣時刻。我認為有意義的是,我們共同經歷了這些經驗。我的希望和願望是,我們可以分享他人和一切眾生的快樂與悲傷。觀待我們的快樂和悲傷是他人經驗的一部分,他人的快樂和悲傷也是我們自己經驗的一部分。希冀我們能夠繼續互相尊重,並能堅持下去,抱持著強大的實力和勇氣重新融入未來。」(本報導依據大寶法王噶瑪巴中文網站消息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