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2022-11-02

海外活動人士聯署 呼籲德國總理朔爾茨取消訪華


海外活動人士聯署 呼籲德國總理朔爾茨取消訪華

  

計劃訪問中國的德國總理朔爾茨(美聯社圖片)


德國總理朔爾茨即將訪問中國,並將成爲中共二十大後首位到訪的西方國家領導人。本週一,百多位流亡海外的中國異議人士聯署公開信,呼籲朔爾茨取消訪華計劃,以免向中國及世界傳遞錯誤訊息。

德國總理訪華:肩負“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德國總理肖爾茨訪中將敦促北京開放市場

德總理確認11月訪華 歐盟領袖憂經濟依賴中國

綜合國際媒體此前披露,德國聯邦總理朔爾茨上週不顧多名內閣部長反對,支持將部分漢堡港股權出售給中國的國有企業中遠集團。此舉引發德國民間輿論反彈,擔心北京對德國經濟的影響將觸及更深遠的地緣政治。

上述收購計劃通過後不久,德、中兩國確定朔爾茨訪華。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黑貝施特賴特(Steffen
Hebestreit)日前表示,有鑑於中國的嚴厲新冠防疫政策,此次朔爾茨訪華行程將只會是短暫的“一日遊”,並且會有多名德國企業代表陪同。

活動人士警告:朔爾茨訪華或成爲對習近平威權的支持

10月31日,以原八九民運學生領袖、美國民間智庫“對話中國”負責人王丹爲首的百多位中國海內外異議人士聯署一封公開信,呼籲朔爾茨不要訪問中國。

這封公開信指出,在新冠疫情的起源尚未確定結論前,朔爾茨不應訪華;此外,中共二十大剛剛結束,習近平的第三任期揭示他是一位獨裁者,因此朔爾茨不應該選在此時與習近平互動。同時,該公開信也強調,中國政府在新疆實施種族滅絕,對於香港、西藏、內蒙、臺灣等議題的處置方式,以及疫情“清零”政策所帶來的嚴重人權災難,都使得朔爾茨此時的出訪顯得不爲明智。

公開信還指出,儘管上述議題很多關係到中國內政,朔爾茨帶領此次企業代表團出訪,很可能有助於德國經濟發展,但是作爲政治人物,朔爾茨應該思考中國的極權是否正逐漸成爲“新納粹”的問題。公開信表示,朔爾茨作爲第一位在中共二十大後出訪中國的西方民主國家領袖,基於中國在人權方面的斑斑劣跡,理應謹慎行事並取消出訪計劃。

這封公開信的起草者、流亡巴黎的原中央戲劇學院學生王龍蒙向本臺記者表示,當他發現德國總理朔爾茨要出訪中國時,感到非常驚訝:“在這個萬衆矚目、衆人厭惡中共的時刻,竟然有一個民主、領袖級別的國家,竟然要訪問中國。”

王龍蒙表示,從政治、經濟或烏俄戰爭等多層面來看,朔爾茨訪華的決定都不爲明智。他認爲,朔爾茨的出訪是在給北京送上大禮,以此宣示外界,縱使中國政府在國內實施威權統治,國際社會卻對此沒有任何解決問題的辦法。

爲此,王龍蒙號召六四羣體以及其他被中國壓迫而旅居國外的華人一起簽署這份公開信。王龍蒙告訴記者,公開信將於11月1日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德國多家媒體上刊登:“我們的目的是,讓世人不要忘記中國共產黨給中國人民、還有世界造成的災難……。我們從89年到今天,沒有停過,也沒有忘記過,雖然我們的力量也許不如人們想像的強大,但是我們一直在肩負着對世界的和平、對中國民主進步的監督…….。當然,我們也希望接下來世界另外一些民主國家的領導人以此爲戒,不要出賣自己的良心,不要下跪在獨裁者面前。” 王龍蒙擔憂,中國共產黨統治集團日趨獨裁而會成爲新納粹型組織,因此他呼籲各民主國家應採取圍堵中國的措施,而非與北京互動。  公開信的聯署人之一、原八九民運學生領袖周鋒鎖在接受本臺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朔爾茨此時出訪中國是對自由世界的背叛:“在以美國爲首的民主國家現在開始全面對抗中共的時候,朔爾茨現在的這種訪問,是給習近平獨裁政權貼金,是中共的同謀;無論對於歐洲的未來,對於自由世界的團結,都是有非常負面的作用。”

周鋒鎖指出,朔爾茨出訪中國、允許中資企業投資德國港口,以及同意中國收購德國半導體企業等政策已引起德國民衆的反感,並將爲西方世界帶來戰略威脅。


 公開信的聯署人之一、原八九民運學生領袖周鋒鎖在接受本臺記者採訪時表示,朔爾茨此時出訪中國是對自由世界的背叛。(周鋒鎖提供)


 另一種聲音:支持中、德互動 降低東西方衝突

不過,旅居德國的民主中國陣線主席費良勇對於朔爾茨訪華則持不同觀點。他告訴本臺記者,“(習近平)打破任期制,還想搞獨裁、終身制,那我們當然很反對。” 但他表示,爲了避免東西方衝突升溫,國與國之間的互動也很重要:“我覺得(朔爾茨)應該訪問中國,我覺得兩個國家的正常交往總是需要的。德國跟中國可能有些分歧,在人權、政治上,或者是烏俄戰爭,但是做爲國家之間的交往,我覺得(朔爾茨出訪)是對的。人類總是需要協商對話。”

本臺記者向中國駐美使館寄送了上述公開信並尋求置評。但截至發稿時爲止,中方使館尚未就此作出回覆。(記者:唐緣媛 責編:何平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