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2021-12-08
藏傳佛教覺囊派法王嘉察仁波切在研討會開幕式上致辭
2021年12月4日 照片/駐台灣辦事處提供
由藏人行政中央駐台灣辦事處指導,台灣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及藏傳佛教研究中心主辦的為請一天的「智慧磨刀石―藏傳佛教《辯經》學制華語示範暨研討會」於12月4日在該校慈雲廳中舉行,研討會有史以來首次以華語示範藏傳佛教《辯經》學制,展現藏傳佛教獨樹一格的邏輯學和辯經學制。
藏人行政中央駐台灣辦事處秘書長索朗多吉首先致開幕詞,介紹本次研討會流程。緊接著,來自台灣各地僧眾為研討會順利召開而誦經祈福。
玄奘大學校長簡紹琦先生在開幕式上致歡迎詞時,首先介紹了該校新近成立的藏傳佛教研究中心。隨後,感謝藏人行政中央駐台灣辦事處代表格桑堅參先生為舉辦此次研討會所做的努力,並向格桑堅參先生頒發了玄奘大學的感謝狀及禮物。接著敦聘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釋昭慧法師,擔任藏傳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明茹女士擔任副主任,陳泰璿先生擔任執行長。
駐台灣代表格桑堅參在研討會上致辭時,談到了組織本次研討會的目的,並向玄奘大學的校長和該校新成立的藏傳佛教研究中心的新任主主任釋昭慧法師、副主任陳明茹女士和執行長陳泰璿先生擔任贈送了代表西藏傳統禮儀的「哈達」。
隨後,玄奘大學教授劉宇光和來自「全球藏傳佛教研究中心」的堪布慈旺仁珍,以及「藏傳佛教五大傳承世界祈願大法會」原籌備會負責人宮渤仁波切、主辦單位玄奘大學藏傳佛教中心主任釋昭慧法師分別在研討會開幕式上致詞。
研討會開幕式主要嘉賓,藏傳佛教覺囊派法王嘉察確吉囊瓦仁波切也在會議上致辭。隨後,哈欣仁波切和堪佈歐珠嘉措(又名:師啼薩嘎)用藏語以「般若」為題進行辯經示範,並由如王法師用中文協助介紹辯經大意。
在研討會的第二場專題演講活動中,首先播放了曾在印度南部甘丹寺學習的台灣僧人洛桑蔣千譯師製作的影像《量論的傳承》,並以「移植藏傳辯經體制,銜接那爛陀的傳承,利益後代華人學習者」為題,談到了佛教從印度傳播到西藏和中國的情況,以及佛教如何在中國慢慢減弱地位和藏傳佛教在全世界的傳播情況。
玄奘大學藏傳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釋昭慧法師,以「藏傳佛教學經制度和辯經學在華人世界的啟發與展望」為主題發表了演講。隨後,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的導師見悲青增格西以「藏傳佛教辯經學制及對修行的意義」為題致辭。而達賴喇嘛尊者的首席華語翻譯蔣揚仁欽博士發表《「西藏邏輯學」與「減緩生活煩惱」的關聯性》為題的演講。隨後,會議進入了現場觀眾與演講嘉賓互動問答環節。
當天的第三場會議為華語辯經示範活動,首先播放洛桑蔣千譯師製作影像《辯經語言入門和思惟技巧》並講解了「辯經論式之應用」以及他在南印度甘丹寺學習的經歷做了簡短髮言。
隨後,與會的藏傳佛教各教派的仁波切、格西和堪布及在家居士分六組,以藏傳佛教的五部大論,即《釋量論》、《現觀莊嚴論》、《戒論》、《入中論》和《俱舍論》當中的所探討的內容展開了華語辯經示範。
出席首屆藏傳佛教《辯經》學制華語示範暨研討會的僧俗代表合影留念 2021年12月4日 照片/駐台灣辦事處提供
最後,玄奘大學藏傳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釋昭慧法師致總結詞,並感謝來自台灣各地的高僧大德、格西、堪布和僧眾,以及居士等參加本次會議。為期一天的「藏傳佛教《辯經》學制華語示範暨研討會」至此圓滿結束。
雖然本次研討會在地處偏遠的新竹市香山區的玄奘大學中舉行,但會議受到了各方的極大歡迎,來自台灣各地的格西、堪布、學者和居士等共計300多名僧俗代表參加。會議全程在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等地進行現場直播,而與本次研討會有關的書籍由藏人行政中央駐台灣辦事處印刷,並免費向大眾發放。(記者/責編:蔣揚)(來源:駐台灣辦事處)《西藏之頁》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