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2021-11-25

臺灣受邀參加美國舉行的民主峯會 中俄未列名單


臺灣受邀參加美國舉行的民主峯會 中俄未列名單

  

美國總統拜登12月9日至10日將召開首屆線上民主峯會,美國國務院23日晚間宣佈,臺灣確定受邀,受邀國共計110國。不過,中國、越南、俄羅斯等國家並未列入受邀名單。分析指,如果北京要抗議臺灣受邀的話,反而更彰顯自己非民主國家的本質。

此次線上民主峯會是美國總統拜登去年競選時承諾舉辦的活動,主要目的在號召志同道合的國家,打擊腐敗、威權主義,促進人權。

臺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24日證實臺灣將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與駐美國代表蕭美琴一同代表與會。“唐鳳政委也將在會中向全球社會傳達臺灣堅定捍衛民主的承諾,並分享臺灣如何透過科技與數位民主強化政府治理。”

拜登政府下月召開首屆線上民主峯會 臺灣確定受邀

臺灣爭取參加民主峯會 《環時》:決不允許蔡英文與會

與G20抗衡 美國總統拜登年底將召開“民主峯會”

臺灣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迴應表示,臺美雙方在各項領域的深化合作與交流,都再次展現近年臺美之間“真朋友、真進展”的堅實夥伴關係。

張惇涵強調,透過此次的“民主峯會”,臺灣將與世界各國分享臺灣成功的民主故事。臺灣也會堅定與理念相近國家攜手合作,共同守護自由、民主、人權等普世價值,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並持續爲國際社會貢獻良善力量。 


 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左三)、美國國務院主管經濟成長、能源及環境次卿費南德茲(圖中)、在華府連線參與對談。(臺灣經濟部提供) 


 “我們也希望臺灣的聲音,不管是社會內部發展,經濟或民主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對抗強權的韌性,可以被全世界民主峯會的元首看得到、聽得到。”民進黨立委劉世芳24日在迴應相關應詢時表示。

國臺辦批臺灣 學者:世界共產黨大會也未邀民主國家

對於臺灣被列入官網一事,中國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4日迴應稱,“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美國網站所列的涉臺稱謂是錯誤的。堅決反對美國與中國臺灣地區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這個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我們敦促美方切實恪守一箇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妥善處理涉臺問題。”

“世界共產黨大會召開,沒有邀請民主國家,我們也不會有負面評論。”對於有媒體解讀,此舉將惹怒北京,。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黃介正接受本臺訪問時表示。

黃介正說,中華民國作爲一個民主國家,對於美國政府的概念與鼓勵,應該表達衷心的支持,對於臺灣獲邀,在臺灣面臨外交困境這麼大的情況下被邀請,當然應該表達高興與感謝。黃介正指出,民主的理念不一定以國家爲單位,臺灣還有一些國際非政府組織,也都在推崇促進民主的深化,也應該被考慮邀請。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中心助理教授葉耀元分析,臺灣獲邀參加民主峯會當然會激怒北京。不過,激怒北京的點,北京也無法大作文章。以北京的角度,臺灣不屬於一個國家,美國邀請臺灣參加民主“國家”的峯會,想辦法拉抬臺灣的聲勢,一定程度會有這樣的疑慮。

葉耀元:“當這個主軸放在 ‘民主’兩個字的時候,中國反而說太多,反而會彰顯自己不是民主國家的特性。美國打這些牌都打得蠻精緻,也就是他今天會思考說,你這個東西不能大作文章。如果你大作文章的話,對你自己反而是一種傷害。” 


 臺灣經濟部長王美花(左三)、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右二)在臺北端出席第二屆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臺灣經濟部提供) 


 分析:民主峯會不等於新冷戰

對於美國與110個民主國家和政府一起召開民主峯會是否是“新冷戰”形成,亦或是過度解讀?

黃介正指出,“冷戰”是全方位,如果以上個世紀“冷戰”作爲參考。現在的貿易全球化還有網際網路,無法跟上個世紀冷戰做對比。換句話說,政治理念跟貿易行爲是錯綜複雜的關係,不太能解釋成“新冷戰”。

黃介正:“而且國際民主聯盟(IDU)成立幾十年,冷戰到現在都有。民主國家還有理念相同的國家聚在一起,在歲末年尾開會,這應該是大家沒有什麼特別反對的意見。”

葉耀元則認爲,新冷戰本來就慢慢在成形,但是跟過去冷戰不同,1948年美國前總統杜魯門上臺後,美蘇要打冷戰是很簡單的事,而且韓戰一爆發,冷戰馬上成形,因爲美國跟蘇聯沒有貿易跟投資關係,兩個本來就是獨立的個體,要完全決裂是瞬間可以發生的事。

葉耀元:“美國跟中國現階段的關係,套一句拜登說的,我們在該競爭的地方強烈競爭,但是在可以合作的地方也希望合作,原因就是在於兩個國家經貿之間無法一瞬間就分開。中國也不願突如其來跟美國硬碰硬對幹,因爲不管從軍事實力跟經濟實力來看,它還無法超越美國。所以現在產生戰爭反而對它不利。”

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再度登場

拜登政府上臺後,美臺關係持續深化。第二屆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conomic Prosperity Partnership Dialogue)臺北時間23日在臺北及華府兩地以線上方式舉行。臺美雙方分別由臺灣經濟部長王美花、科技部長吳政忠及美國國務院主管經濟成長、能源及環境次卿費南德茲(Jose W. Fernandez)主談。

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發出新聞稿表示,美臺雙方歡迎這項對話,提供兩經濟體一個機會,以深化合作並鞏固強健的經濟夥伴關係。討論議題廣泛爲此對話的特色,包括供應鏈的韌性、反制經濟脅迫、促進數位經濟、強化5G網路安全、並拓展在科學與技術多樣性領域的合作。(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黃春梅
臺北報道 責編 許書婷 胡力漢 網編 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