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2021-10-01
少數民族學生課本將全部使用漢語(喬龍提供)
近日,中國政府發佈新版《兒童發展綱要》,將原有的“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使用本民族語言接受教育的權利”一句移除,取而代之的是“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
本週二(28日),中國政府發佈《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的第三部分,“兒童與教育”第4條寫道: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對比2011年公佈的《中國兒童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新綱要移除了“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權利。”
四川藏人學校被要求漢化所有課程 否則將被關閉
各民族幼兒園今秋漢語授課 蒙族幼兒園廣招漢族人
汪洋:內蒙要加快普及國家通用語
對此,時事評論人“五嶽散人”本週四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說,上述變化是由北京當局對少數民族實行新的政策導向所決定。他舉例說:“中國自古以來,書同文、車同規這從秦始皇時代就開始了,爲了穩定少數民族和自己的疆域,給予少數民族一些自治的權力。這些年,民族自決的浪潮再興起,各種少數民族地區不穩,最主要的是疆獨、藏獨,還存在蒙獨。”
五嶽散人說,當局試圖通過改變民族政策達到清除所謂宗族分離勢力的目的:“讓它真正成爲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包括語言文字、宗教意識,要不你臣服於大一統的政權,要不臣服於它的文化,這就沒有民族區隔了。一個民族的本體意識是通過語言、文字及宗教,把這三個去掉以後,你還有什麼?”
對比十年前的《兒童發展綱要》內容,當時對少數民族的描述是加快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兒童教育事業;加大對民族教育的支持力度,積極推進民族地區、農村牧區、偏遠山區、邊境地區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以及“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兒童使用本民族語言接受教育的權利,重視加強學前雙語教育;加大民族地區師資培養培訓力度”等。
當局加強從兒童時期灌輸漢式文化、語言、文字
總部在德國的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發言人迪裏夏提認爲,中國政府公佈的新《兒童發展綱要》是爲了消滅民族文化。
新舊《綱要》對比刪除的句子。(喬龍提供)
他對本臺說:“中國的政治目的非常明顯,它企圖進一步加強從兒童時期灌輸漢式文化、語言、文字,甚至包括漢式生活傳統,以此清除和消滅維吾爾民族傳統的文化。這不僅僅是針對維吾爾民族,也包括西藏文化,蒙古族文化。”
旅居日本的蒙古族學者楊海英教授接受本臺採訪時說,中國政府率先從湖北省開始實施上述政策:“因爲湖北只有幾個小小的少數民族,這也是中國共產黨歷來使用的手法,他們先在湖北、湖南等這些少數民族勢力不大的地方做試點,試點成功後又推廣到內蒙古、新疆和西藏,表明他們的同化、文化抹殺政策在進一步進行。”
西藏流亡政府藏人行政中央駐臺灣代表格桑堅參對本臺表示,北京政府的做法背離了《民族區域自治法》。他說:“所謂的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中共在這樣的幌子之下,所有少數民族都需要學習中國的語言文字,是赤裸裸的民族同化、民族滅絕政策。在中國憲法中,民族之間的關係就是民族平等、團結及互助。所謂的民族團結必須是平等,纔有民族團結。”
新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兩萬多字,分爲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發展領域、主要目標和策略措施等七大部分。根據官方的政治需要,該《綱要》每隔10年更新一次,前一次更新是在2010年。(記者:喬龍 責編:胡力漢、何平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