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2021-08-18
那些被中國製裁的“境外勢力”到底都做了什麼?中國抄美國在國際關係裏的“制裁”作業,這兩年尤其在香港與新疆議題上採取迅速的反制行動。中國官方聲稱,反制裁是要爲中國公衆“出惡氣”。這些中國官方眼中的所謂“境外敵對勢力”與“反華份子”究竟做了什麼?讓誰受氣?上了中國的黑名單,又對他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迴應中國製裁:香港民主委員會朱牧民和人權觀察中國部主任索菲·理查森發表聲明
美國製裁之後 中方決定對美有關人員和實體實施制裁
美國製裁中國人大高官 中國反應強烈
參與線上視頻研討會、和美國國會議員辦公室通電話、定期與美國行政部門官員見面……,這些都是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執行總監朱牧民(Samuel Chu)的生活日常。要讓美國各界持續保有對香港局勢的關注,就是他和香港民主委員會的最重要工作,但這也讓他成爲《香港國安法》實施後,第一個遭到香港政府通緝的美國公民。
“香港通緝我和中國製裁香港民主委員會,是對我們所有人的榮譽勳章,這更代表我們做了對的事情。對我來說,我從來沒有需要去思考要不要做。”在香港出生的朱牧民告訴記者。
朱牧民於去年7月31日遭港府通緝。美國今年七月宣佈制裁香港中聯辦七名前任與現任副主任後,北京實施反制報復,7月23日宣佈反制裁香港民主委員會,但沒有提出具體措施。
就在接受自由亞洲電臺訪問前,美國總統拜登簽署備忘錄,宣佈要給予已經在美國的香港人“延遲強制離境”(DED)的臨時庇護。這與更正式的移民類別“臨時保護身份”(TPS)不同,後者是給予因自然災害或國內政治動盪而滯留在美國的外國公民。
對於美國政府頒佈行政措施保護香港人,中國駐美大使館則聲明反擊,指稱這是美國粗暴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的又一惡劣表現,中方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對朱牧民來說,從美國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生效到這一次的臨時庇護,在他工作成功的背後,也意味着香港的自由與民主持續惡化。但從2019年創辦HKDC這個組織開始,他就已經意識到自己會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這也更堅定了他要支持無法自由無畏發聲的香港人的念頭,儘管他有不少親友仍在香港生活。
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執行總監朱牧民(Samuel Chu)(資料圖)
人權戰場父子兵 朱耀明黃雀傳承朱牧民救港人
爲了盡力保護仍在香港的親友,朱牧民很少公開談論他們。但這一次,他難得談到父親從小給他耳濡目染的影響:“我爸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救逃亡的大陸學生,他就有意帶着我在他身邊。我還記得,有時候晚上,甚至週末,我都跟他們留在安全屋,和那些逃亡學生聊天……。比起考慮自己和家人的安危,我從我父親身上學到的就是,做一件事情,我們只問這件事是不是對的,是對的就該去做,這已經內化成爲我的一部分。”
朱牧民的父親是香港著名的人權牧師朱耀明,也是當年香港營救天安門學生的“黃雀行動”的主要參與者。
而同樣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當各國撤僑一度出現在華外國人逃難潮,雲南大學卻迎來一位美國人,在三十多年後的今天,仍堅定地爲中國的人權問題發聲。
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中國部主任索菲·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視頻截圖)
西藏、新疆到香港 理查森的中國情
“現在我的中文退步了”,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中國部主任索菲·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謙虛地以清晰的中文告訴記者。她本以爲天安門事件會讓她期待的交換學生之行泡湯,但云南大學是六四之後、中國當時唯一一所允許外籍交換生可以和中國室友同住的大學。熱愛中文與中華文化的理查森,就這麼開啓了自己和中國的緣分。
那一年,她從俄亥俄州歐柏林學院(Oberlin colleges)跑到距離一萬三千公里遠的昆明。纔剛學會一點中文的她,永遠忘不了那個暑假過後和中國室友同住一個屋檐下、天南地北什麼都聊的雲大往事,更讓她體會到,不是所有人都有選擇的權利,這種不公平更堅定了她作爲人權行動者的想法。
“我當時就想,和我的中國室友相比較,我可以選擇自由旅行、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我是多麼幸運,尤其是在那個天安門事件纔剛結束後的暑假。”理查森說。
雲南之後,她還曾經在南京做研究、在北京工作。理查森說,中國政府在經濟上改善了中國人的生活,但人不是隻追求喫飽飯的動物,在人權保障上,中國可以進步的空間太多了,現在比起當年甚至更爲惡化。
歐柏林學院是美國第一所招收非裔與女性的大學,理查森也承襲學校進步主義和自由派聞名的傳統,從大學時代就關注西藏的情況,到現在仍走在捍衛中國人權的路上。近年來,“人權觀察”在新疆種族滅絕與香港議題上更沒有缺席。15年下來,她一絲不苟、專業堅持,但中國政府卻從不迴應。
她告訴記者,“‘人權觀察’每一次發表和中國人權有關的報告前,都會試着聯繫中國政府單位,希望中國官方說明和解釋能加入報告內容當中。但從未得到任何回覆。”
這一次,中國官方除制裁香港人權與民主委員會,也把理查森放進最新的七個美方個人與實體制裁名單上。但她到現在仍不清楚,中國要如何制裁她?
很多人說遭中國製裁是榮譽勳章,但理查森更認爲,“這是中國想要轉移焦點的伎倆,想要分散人們的注意力。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很重要的是,中國這個人口第一大國,還在讓地球上超過1/7人口遭受系統性的人權剝奪。我還會繼續追問中國官員,繼續這麼做。”
被美國制裁的十四名中國官員(自由亞洲電臺製圖)
新疆和香港 美國製裁中國責任官員的實質影響
而被美國製裁的中國官員,包括了從去年在香港和新疆問題上的副國級責任官員,也就是所謂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層級。例如,從新疆黨委書記陳全國以及十四名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到最新一批的七名北京駐港聯絡辦公室前、現任副主任,現任者包括陳冬、何靖、盧新寧、譚鐵牛與尹宗華;七月底屆齡退休的仇鴻曾是前國務院副總理吳儀的祕書,楊建平過去則分管政法系統與涉臺事務。
被美國製裁意味着除了簽證限制,上述官員直接或間接在美國持有的房屋與財產都遭到凍結,並需要上報至財政部的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除非得到特別批准,這批官員與美國人或在美國境內的交易都遭到禁止,即無法買賣任何涉美基金、貨品與服務。
已遭美國製裁的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曾說,她不怕制裁,不去美國也無妨。但林鄭月娥也坦言,她因爲制裁無法使用信用卡,領了薪水後都是把現金存放在家中。
儘管中國媒體聲稱,北京的反制裁是要讓這些反華境外敵對勢力“補記性”,更點名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卸任後上了中方制裁名單,斷了身價,讓他實際感受到遭中國製裁的痛苦。中國外交部還聲稱,蓬佩奧是“世紀笑話”。
但蓬佩奧在一場公開活動上則是笑笑地迴應中國:“是啊,我看到的中國說要制裁我、伊朗也不看好我…..呵呵,但我要告訴他們,我對我曾經身爲特朗普政府一員、捍衛美國價值感到自豪。”
對朱牧民和理查森來說,就是如此。他們都說,上了中共的制裁名單後,在美國的生活與工作仍然照常,沒有受到影響。
朱牧民和理查森也都提到,如果中國政府真的有自信,爲何不敢讓人民做選擇?
朱牧民表示,他無法理解中國爲什麼要對他一個美國人遊說政府制定關於香港的政策氣急敗壞,“你爲什麼這麼害怕別人做選擇? 而且,像是提供香港人臨時庇護的作法,這不是要懲罰任何人……,我們只是提供一個選擇。 如果香港真如他們所說的變得更好了,人們會自己用腳投票。中共又怕什麼?”
中國對於境外勢力快速制訂的《反外國制裁法》,就連中國與世界聯繫最爲緊密的窗口香港可能也要適用這部法律。
在國際關係裏抄制裁的作業,面對國際金融體系下美國有壓倒性的實力地位,中國仍聲稱自己的制裁有效。 然而,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近期在天津會談中,卻向美國副國務卿舍曼提出了所謂的“糾錯清單”,要求美國取消針對中方領導人和官員的制裁。
制裁與反制裁這個“新常態”誰更受苦受害?謝鋒似乎已表達得非常清楚。(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鄭崇生華盛頓報道 責編:何平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