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2020-05-26
那不規則圓圈的轉經道從這裡拐入一條小巷,(背後是西藏軍區和自治區政府大院,
前面有什麼?青藏、川藏公路紀念碑?
旁邊是吉曲河邊用水泥做的幾朵大蓮花?)
及至黃昏,以匆匆的步伐履行佛事的人影拖得很長,
快快撥動的一圈念珠投下的影子搖搖曳曳。
走三步磕一個長頭的善男信女發出頗具節奏的響聲,
一排士兵呆呆地看著,緊握的武器遮不住滿臉青春痘。
這是薩嘎達瓦[1]的第四天,
走到繪滿諸佛菩薩的彩色岩壁前,
聽到附近軍營傳出士兵受訓的廝殺聲,
也聽到從那座金字塔般且有金頂加蓋的經塔,
無數風鈴搖動的聲音多麼清脆。
天空碧藍,連一朵雲也沒有,情不自禁地,
懷念起那位名叫道登達瓦的雲遊僧,
確切地說,他是修持寧瑪教法的瑜伽士。
那年他帶著妻子、兒女和鄉鄰從曲麻萊[2]出發,
白天磕頭,晚上睡在帳篷裡,
漫長的朝聖路上,有人生病,有人生孩子,
兩年後才走到拉薩,見到了微笑不語的覺沃佛[3]。
他發願:“哪裡也不去了,我要在甲波日[4]蓋個塔。”
整整十幾年,他坐在石頭上,風雨無阻,
如同古代的托缽僧那樣化緣,
如同經典中記載的成就者那樣賜予祝福。
佈施者及受惠者都是他的同胞鄉親,善男信女,
哪怕一毛錢也畢恭畢敬地奉上。
積攢所有的供養,請工匠將佛陀的教言刻在石上,
當上百函甘珠爾[5]以一座塔的形式矗立於此,
仿佛聖城最初形成即矗立於此,
人人得到慰藉,他也如願以償。
我的意思是,他隨後圓寂,但世人知之甚少。
2018-5-18,拉薩
注釋:
[1]薩嘎達瓦:藏曆四月即藏曆星象二十八星宿之一氐宿出現的月份,在圖伯特天文曆算中稱“薩嘎達瓦”,鑒於此月與佛陀釋迦牟尼所實踐的佛教事業相關,被認為在此月“行一善事,有行萬善之功德”,包括:持戒、守齋、獻供、轉經、禮拜、佈施、放生。藏曆四月十五日最重要,被視為是化身佛釋迦牟尼誕辰、成道和圓寂的日子。
[2]曲麻萊:今中國行政區劃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
[3]覺沃佛:即拉薩大昭寺主供佛像——佛祖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藏語又尊稱“覺仁波切”,意為釋迦牟尼至尊之寶。
[4]甲波日:漢譯藥王山,位於拉薩布達拉宮西南側,山背面的崖壁上刻滿大小佛像五千多尊,稱“藥王山摩崖石刻”,藏語稱“桑傑東固”。
[5]甘珠尓:是藏文大藏經的一部分,佛陀所說教法之總集。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