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2020-02-11
【西藏之聲2020年2月10日報導】台灣援藏組織“台灣自由圖博學聯”於昨日舉辦“看見達蘭薩拉-達賴喇嘛第二個家”講座,他們透過在達蘭薩拉旅遊的經驗和觀察,讓台灣民眾更了解西藏議題。此外,主講者之一的李芃萱從近代歷史談及藏人為何流亡印度,以及西藏境內的現況,同時她表示達蘭薩拉很多事物是和政治、人文、歷史交織而成的,很值得大家去一探究竟。
台灣援藏組織“台灣自由圖博學聯”(SFT Taiwan)昨日在苗栗“日榮本屋”書店舉辦“看見達蘭薩拉-達賴喇嘛第二個家”講座,該組織成員李芃萱和鄭珮芸透過她們兩人在達蘭薩拉旅遊的經驗和觀察,帶領大家以輕鬆的角度了解西藏議題。
鄭珮芸與李芃萱於講座上各自闡述了她們的人生目標都因加入西藏自由運動而改變,鄭珮芸開始研究流亡文學;李芃萱則主要從事西藏人權相關的研究和工作。
鄭珮芸從文學的角度介紹了流亡藏人活動人士丹增尊珠(又譯:丹真宗智)的作品《達蘭薩拉下雨的時候:丹真宗智詩文集》,以及前西藏政治犯僧人班丹嘉措的自傳《雪山下的火焰:一個西藏良心犯的證詞》,讓台灣朋友得以窺見流亡藏人鮮為人知的故事。同時,李芃萱也指出在達蘭薩拉有許多曾在西藏境內飽受苦難折磨的政治犯,而這也是達蘭薩拉作為一個流亡西藏中心很重要的面貌。
此外,鄭珮芸指出沒有任何人能百分之百解釋一個社會,就算在一個社群生活了一年、十年都沒有資格說了解這個社群,連藏人朋友自己生活了二十幾年都無法確切定義流亡社會。她表示:“這也是我們一直不斷反思的,我們越接觸西藏議題越意識到自己的渺小,我們並沒有高於他們,我們只是非常幸運生在台灣。而且不要說我們是援藏者,其實我們比較像互相陪伴的朋友,彼此有什麼問題可以一起互相聲援。”
李芃萱則表示達蘭薩拉很多事物是和政治、人文、歷史交織而成的,很值得大家去一探究竟。與此同時,她從近代歷史談及藏人為何流亡印度,以及西藏境內的現況。此外,她也詳細地介紹了和西藏歷史、人權狀況相關的出版物,如《逆風順水:阿嘉仁波切的一生和金瓶掣籤的秘密》、達賴喇嘛尊者的自傳《我的國土與子民》,提供給現場對西藏議題有興趣的朋友認識。(札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