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2018-06-04
【西藏之聲2018年6月1日報導】達賴喇嘛尊者今天與美國與印度大學生互動交流,在回答提問時表示度過有意義的一生,便能夠坦然面對死亡。尊者並強調,所謂“有意義”的人生,並不是用錢權來衡量,而是指即便無法盡己能利益他人,也不要去傷害他人。
今天(6月1日)上午,西藏人民至高無上的領袖達賴喇嘛尊者在達蘭薩拉官邸內,與來自美國艾默里大學與印度大學的部分學生互動交流。達賴喇嘛官網直播了交流全程。
尊者按照慣例,對自己的三項人生主要使命一一進行闡釋:提升人類內在價值、推動宗教和諧、保護西藏的文化與生態環境。尊者並介紹自己所在致力的另一項任務——幫助復興印度古代智慧中有關情緒認知的內容。
尊者鼓勵年輕學生將古印度文明對內心的剖析,與現代科技融合在一起,因為大家都有道德義務來創建和平的世界。
參加交流的學生提出各種問題,尊者在闡釋現行教育的不足之處時提到:當今教育體系以物質追求為主,人類需要關注內心的教育、聚焦情緒健康衛生,並且不牽涉宗教。
如何在困頓下保持信心
尊者指出,堅定意志與決心的基礎,就是善心,而不是自私態度。思考他人的利益,能夠讓你內心強壯,太過自私則會帶來緊張與恐懼。因此,慈悲能夠助你內心強大,為人處事便容易透明、誠實,進而獲得他人的信任與友誼,這是社會性動物不可或缺的資質。
在困頓下,人們同樣需要透過寬闊視角審慎實際狀況,再作出適當的行為。如果被負面情緒掌控,內心緒亂的情況下則無法作出正確的判斷。
科技無法媲美人腦
尊者認為今天的科學技術發展令人讚歎,但是科學仍無法媲美人類的智慧。在物質社會中,大家只關注感官層面的快感,但真正的快樂其實來自內心。內心出現如仇恨憤怒能情緒問題,也必須從內心尋找解決途徑,絕無法透過感官層面的短暫快樂而解決。
如何面對至親的死亡?
尊者表示,針對相信輪迴的人,自己會特別強調死亡並非終點。而沒有輪迴認知的人面對死亡的心態,關鍵在於其是否度過了有意義的一生。
所謂“有意義”不是指獲得金錢與權力、或者僅僅教育,而是指善心。以慈悲心盡可能去利益他人,即便無法做到,也必須避免傷害他人,這樣便是有意義的人生。如此讓自己一生誠實、滿懷慈悲,彌留之際就會無怨無悔。如果是至親離開人世,那麼留下的人應該將悲痛轉化為力量,延續亡者的願望。
人生的目的意義應該是什麼?
“我相信,人生的目的意義就是快樂喜悅。原因很簡單,人類的生存建立於希望,誰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比如,我們達蘭薩拉的居民無法預測明天是否會有場大地震(1905年當地曾發生大地震),或者氣候突變造成什麼災難,未來怎樣無法保證。但是人類一直都是在希望下生存。
一旦你失去了希望,這種態度就會縮短我們的生命,更甚者,結束自己的生命。所以,人的生命建立於希望之上,而希望總是美好的,所以我認為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快樂幸福。”
接著,尊者解釋了理解佛法含義的重要性,同時再度呼籲各方要觀察上師的言行,不要讓自己的盲目信仰被有心者利用、剝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