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2018-03-06

達賴喇嘛:在新的世界格局固守老舊觀念必將失敗


達賴喇嘛:在新的世界格局固守老舊觀念必將失敗

  

【西藏之聲2018年3月5日報導】西藏人民至高無上的領袖達賴喇嘛尊者今天於達蘭薩拉大乘經院中,同數百外位外國人士交流。尊者在回答提問時闡釋道:在新的世界環境格局下,若固守以暴制暴等老舊觀念,只會製造更多問題。

近年來,訪問達蘭薩拉的各國佛教信徒與遊客人數不斷增加,達賴喇嘛尊者偶爾會在大乘經院舉辦見面會,與各方交流。今天(3月5日)上午,尊者便接見來自德國、波蘭、俄羅斯、加拿大,以及奈及利亞、葡萄牙等各國的數百名遊客,並接受了大家的提問。

尊者首先介紹了“人類一體性”與宗教和諧理念,指出人類作為社會性動物,個人的安康需要依靠集體,在今天的世界格局下更是如此,人類猶如一個大集體,在宗教、經濟以及氣候問題方面上,都無國籍等界限可談,大家都在面對相同的挑戰。尤其,有科學家評估21世紀末,世界人口數量將抵百億,必然會造成淡水等自然資源的短缺,進而出現資源爭奪。因此,各方必需關注整個世界的利益,而非執著於各自的國家與宗教。聰明、慈悲的人,會為包括動物與環境在內的整體利益而著想。

接著,現場外國人士提出各種問題。

首個問題是人類的未來是否仍存在希望?
尊者指出,20世紀初期人們執著於各自國家的利益,往往訴諸戰爭暴力來解決爭端。20世紀後期出現聯盟理念,如德國與法國兩個昔日敵人,在二戰後認識到和平的重要性,最終與各方組成歐盟。此外,柏林牆的倒塌促成德國統一,也是透過和平方式,而非涉入武力達成。“我們正在慢慢變得更加成熟,因為大家對和平的渴望在增加。”從20世紀初期對和平與共存的無人問津,到20世紀末期大多數人都開始注重社會和諧、環境問題,這便是進步。

尊者表示他對世界的未來非常樂觀,但前提是各方付出實際行動,來共同創建美好未來。

推動內在價值是否必需借助宗教? 
達賴喇嘛尊者認為,推動內在價值,應該透過世俗的教育及訓練,而非宣揚某種宗教。在感官敏銳程度上,人類遠不及其他許多動物,但人類擁有與眾不同的大腦,所以應該善用思考能力來訓練心識,不去講輪回或者天堂、地獄,而是關注這一世的真正內心快樂。

在強調內心情緒的重要性時,尊者舉例說,再舒適的床墊,於不穩定的心緒下,也不會讓你睡個好覺。因此,在推展對內心情緒的關注之際,不需要宣揚佛教或者其他宗教,而是印度古文明中的世俗觀點——既尊重所有不同宗教,也尊重無信仰群體。

尊者繼續闡釋了為何要重視心緒
許多人都在追求感官層面的享受,包括身體的健康,但是內心的健康同樣重要。要想調服自己的情緒,就必須利用大腦去思考分析:憤怒等情緒有什麼意義?能夠解決問題嗎?因為,要想看見事物的真實狀況,內心必須平和。情緒的巨大波動,會造成判斷與觀察能力的喪失。因此,客觀從不同視角看待問題,極為重要。

該如何看待學習過程中的競爭心?
尊者指出,如果一個人在努力變強的同時,去阻礙他人進步,這就是惡性競爭。然而,人們在透過自身努力來進步的同時,也帶動大家的進步,這種良性競爭同樣能夠促成社會的發展,因此值得鼓勵。

用老舊觀念應對新的世界格局 必將失敗
尊者表示, 當下是21世紀初期,世界的實際格局狀況已經發生巨變,然而一些政治領袖的思想觀念卻依然停留在過去,以如何徹底擊敗敵對方為主要目標。在截然不同的環境格局下,固執堅守老舊觀念,只會製造更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