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A評論 | 唯色:當我們談論天花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十九)

11、去漢地危險,從漢地來的呢?(上)正如中國作家王力雄在《天葬:西藏的命運》【1】中寫:“瞭解明朝與西藏的‘貢賜’很有意思,也頗能反映歷史上中藏關係的本質,……自古以來的中國皇帝都把周邊‘蠻夷’上貢當作統領萬方之象徵,以此滿足‘天子’心態。明朝雖然內向自守,皇帝的這種愛好還是照樣有。然而既然明朝沒有采取大國擴張的態勢,也就不能產生對‘蠻夷’的威懾,使‘蠻夷’畏懼或有求於‘中央帝國’,那麼能靠什麼保證其能自覺前來‘上貢’呢?明朝採用的方法即所謂‘厚賞羈縻’。” 

 絲卷長50尺、繪圖49幅的《噶瑪巴爲明太祖薦福圖》(又名《普渡明太祖長卷圖》),是永樂皇帝命宮廷畫師製作的畫卷,描繪第五世噶瑪巴在中國二十二天法會中示現的各種瑞相,每幅畫都附有中文、藏文、突厥文、蒙古文、察合臺文書寫的文字說明,現藏於西藏博物館(圖片來自網絡) 

 簡言之,蠻夷們朝貢什麼東西並不重要,那些地方特產竟還包括了酥油和氆氌。我的意思是,從圖伯特高原走到漢地京城,山重水複,千里路迢迢,哪怕日夜騎馬,也得需要太多時日,再新鮮的酥油包裝得再好,也會腐壞,再結實的羊毛織物,隨着各種細菌滋生,也會朽爛。連今天有飛機和高鐵運輸,酥油和氆氌也會變味。但“天子”無所謂,明太祖就說過:“其所貢方物,不過表誠敬而已”。那些味道強烈甚至已經發黴的土特產,天朝皇帝肯定看都不看一眼就給扔了。但是得禮尚往來呀,“對藏地來的朝貢者,明廷給予優渥接待。……一般來講,所有回賜皆遠高於貢品所值。對法王等親自入貢者,賞賜尤爲豐厚。…… 

 藏傳佛教噶舉派領袖第五世噶瑪巴,於1407年(明朝永樂四年)應明成祖永樂皇帝邀請至南京弘法,並接受明成祖贈號即簡稱“大寶法王”。此幅唐卡繪畫的是第五世噶瑪巴與永樂皇帝。(圖片來自網絡)

 在獲取厚利的吸引下,藏地嚮明廷‘朝貢’的人數不斷增加。……每個進貢團動輒數百人乃至上千人,浩浩蕩蕩來內地免費‘旅遊’,甚至出現‘假名冒貢’的現象。甘青、四川藏區的‘熟番’,也紛紛僞造印信,冒充烏思藏(衛藏地區)的‘生番’進京上貢,參加到這種‘貢賜貿易’之中。以至當時形成入貢者‘絡繹不絕,賞賜不貲’的局面,給明朝政府造成很大的財政負擔。”【2】 不過,明皇帝肯定不是冤大頭,正如研究明史和藏史的藏、漢學家艾略特·史伯嶺的文章【3】中所寫,明皇帝“注意到了吐蕃曾經給唐朝製造的種種事端。”另外,作爲蠻夷的這方也不是隻有酥油和氆氌,“西藏的馬(尤其是安多的馬)總是被漢地所珍視。明朝早期由於他們在北方的軍事行動特別需要馬。”也就因此有了茶馬交換,鹽、銀子、綢緞等與馬交換。 

 《噶瑪巴爲明太祖薦福圖》(又名《普渡明太祖長卷圖》)局部。(圖片來自網絡)

 又如前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劉漢城著作中引《明史》記載【4】:“……有僧哈立麻者,……躬隨使者入朝。[永樂] 四年……賜黃金百,白金千,鈔二萬,彩幣四十五表裏,法器、裀褥、 鞍馬、香果、茶米諸物畢備。其從者亦有賜 。”第二年來又贈與許多厚禮。而“番僧”哈立麻,正是接受了明成祖贈號“大寶法王”的第五世噶瑪巴得銀協巴。不過五世噶瑪巴是明成祖專門邀請去的,這個需要說明。艾略特·史伯嶺引述藏文史料所記載的,明永樂皇帝致函五世噶瑪巴:“從前,朕在北方的時候就聽說了你的英名,朕想見你一次。”《明史》亦寫:“帝聞烏思藏僧尚師。哈立麻有道術,善幻化,欲致一見。”五世噶瑪巴在南京住了一年零三月,爲皇帝舉行了各種宗教儀式,確實留下十分神奇的記載。 無論是受邀進京還是主動“入貢”,顯而易見,在還沒怎麼領略到天花那可怕的威力之前,漢地就像花花世界強烈地吸引着各方蠻夷們。執着貪圖各種賞賜的“番僧”“番人”們爭相奔向帝都,然後幸福無比地滿載而歸。結果那疏而不漏的果報,也就緩緩地隨後而至了。其中一個果報肯定是天花。大寶法王噶瑪巴得銀協巴正是染疫天花而圓寂的,儘管是回到藏地之後才發生的。天花病毒是有潛伏期的,幾日、幾個月甚至更長。不止一位噶瑪巴是因感染天花圓寂的,前面提到十二世噶瑪巴到了蘭州後也喪生天花,但在噶瑪噶舉教派的傳承記錄中找不到有關天花爲死因的記錄,是出於避諱嗎? 諸多歷史事件都已經證明,去花花世界是要命的。那不是花花世界,那分明是三界火宅啊!“三界無安,猶如火宅,衆苦充滿,甚可怖畏……”【5】然而我們的仁波切們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大無畏精神前赴後繼地出發了,當然他們也都被後世弟子們美化成了爲弘揚佛法付出了犧牲的菩薩們。好吧,偉大的天花痘症功德無量。 註釋: 【1】《天葬:西藏的命運》,王力雄著,香港明鏡出版社1998年初版,臺灣大塊文化2018年再版修訂版。 【2】摘王力雄《天葬:西藏的命運》一書。 【3】《五世噶瑪巴以及西藏和明初的關係要略》,(美)史伯嶺(ElliotSperling)著,才讓太譯,見《國外藏學研究譯文集》第二輯,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 【4】《西藏自古以來就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劉漢城著,臺灣雪域出版社,2019年,191頁。 【5】摘《法華經·譬喻品》。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資料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