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透視:北京構建對抗民主世界的統一戰線?冬奧後國際秩序一探

中國透視:北京構建對抗民主世界的統一戰線?冬奧後國際秩序一探

北京冬奧受西方民主國家抵制,但仍有21個國家元首出席開幕儀式。(路透社)

主持人:陳奎德 座談人:張傑博士 ,週刊《九頭鳥:自由言說》創辦者, “張傑點評”(YouTube)主持人 一、一個在北京冬奧隱隱升起的威權陣線  1)冬奧:北京的勝利? 紐約時報載文說,2022年冬奧會在2月4日開幕,由於疫情和人權爭議、外交抵制,氣氛肅殺。換做是其他主辦國,這樣的結果可能令人失望。但對中共而言,結果並不重要。這屆冬奧會儘管冷清低調,但它已經是北京的一次勝利。連紐約時報也這麼說。它主要想強調的是,習近平中共黨國已經證明,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舉辦一場全球盛會。這屆冬奧會的包括“閉環”在內的各種規定,完美展示了習近平過去十年來建立起的治理機制,以及他對未來封閉中國的願景。 2)習中共通過冬奧運作其統一戰線 我們所關注的是習中共在拉攏其友邦方面的動作。 出席北京冬奧開幕式的國際貴賓有:俄羅斯總統普京、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新加坡總統哈莉瑪、哈薩克斯坦總統託卡耶夫、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扎帕羅夫、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埃及總統塞西、卡塔爾埃米爾塔米姆、阿聯酋阿布扎比王儲穆罕默德、波蘭總統杜達、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盧森堡大公亨利、摩納哥親王阿爾貝二世、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厄瓜多爾總統拉索、蒙古國總理奧雲額爾登、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波黑部長會議主席特蓋爾蒂亞、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馬拉佩、韓國國會議長樸炳錫、泰國公主詩琳通。 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聯大主席沙希德、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新開發銀行行長特羅約、上海合作組織祕書長張明等國際組織負責人,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負責人等出席開幕式。 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接待埃及總統、塞爾維亞總統、哈薩克斯坦總統、阿聯酋阿布扎比王儲等9人,以及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 習近平在開幕式第二天舉行豪華國宴,款待貴賓,各國政要約25人出席,但舉世焦點的普京卻未列其中,他已於昨晚登機回國了。 在出席開幕式的23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王室成員中,絕大部分都是被去年110國出席的民主峯會排除在外的政權領導人。那些赴北京冬奧捧場的大多數政客,在世界政治舞臺上無足輕重,但都在經濟上有求於中共。 冬奧會前 北京宣佈向中亞5國無償援助。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前夕,習近平提到,中方願向中亞國家開放市場,將進口更多中亞國家商品;今後5年中方計劃向中亞5國提供1200個政府獎學金名額。此外,習近平宣佈“未來3年中國將向中亞國家提供5億美元無償援助”。 “我們的朋友遍天下,他們來自亞非拉。”時光倒轉半個世紀,習近平效法毛澤東,也在孜孜以求充當第三世界領袖了。悲劇亦或笑劇? 靠這些專制與半專制國家,習能夠湊齊一個足以對抗歐美及民主國家陣營的新的統一戰線,新軸心國聯盟嗎? 二、習慘淡經營的威權陣營能與民主陣營分庭抗禮? 習何以在疫情期間,在美國及一些西方國家正式或非正式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的情勢下,仍要堅持召開冬奧,其政治上的考量是首要的。 1)基本心理背景 上任美國川普總統,特別是在彭佩奧國務卿主持期間,對中共實施了空前的貿易戰、科技戰等重要領域的脫鉤行動,以及圍堵戰略。 去年拜登執政後,大體上堅持了上屆政府的對華戰略方向,並聯合了盟友以圍堵與孤立中共。其對抗中共的戰略步驟是,先結軍事同盟(印太四國(Quad,澳英美聯盟AUKUS, 跨大西洋夥伴、強化北約和無言聯盟等),再到政治盟友(民主峯會110國),三是經濟聯手(計劃繞過CPTPP 組建印太經濟區) 特別是年底的民主峯會,它催生國際上對峙的兩大陣營:民主 vs 專制宛如二戰時:同盟國 vs 軸心國, 宛如 冷戰時:資本主義陣營 vs 社會主義陣營。作爲民主峯會的對立面,中共相當孤立,完全沒有當年希特勒德國和冷戰時蘇聯的盟友羣及勢力。 由於中共侵犯人權、疫情嚴峻等原因,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日本、德國、印度約20個國家和地區宣佈不派任何官方代表出席北京冬奧會。 上述被主流國際社會孤懸於外的處境使習中共產生揮之不去的恐懼感。 鑑於以上的基本原因,習近平無論如何也要硬着頭皮把冬奧開成,無論付出多大代價。恰好此時發生的西方、烏克蘭與俄國的衝突時他可以請來俄國普京總統,所以他要向結盟圍堵和孤立他的西方世界表明,它中共也是有朋友的,也可以拉幫結派。 2)對比兩大陣營 出席開幕式的23國領導人及其政府與民主峯會110個參與國的比較。 出席開幕式的23國領導人及其政府與不派任何官方代表出席北京冬奧會的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日本、德國、印度約20個國家和地區比較。 在出席開幕式的23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王室成員中,除了波蘭總統、韓國議長外,約一半政要來自專制國家,還有一些來自半專制國家(根據2020年民主指數,被列爲混合政權)。也就是說,絕大部分都是被去年110國出席的民主峯會排除在外的政權領導人。 仔細瀏覽開幕式貴賓名單就可以知道,除了俄國普京還有白俄羅斯的總統、哈薩克斯坦總統之外,那些赴北京冬奧捧場的大多數政客,在世界政治舞臺上無足輕重,但都在經濟上有求於中共。 甚至連獲拿到北京五千億大單的普京也是恥與那些國家同臺捧場習近平,獲得能源協議好處後,不給習出席國宴的面子,當天馬上開溜,乘飛機返回俄羅斯去也,普京在北京僅僅待了半天多。他雖有求於中共,但也仍然說不會與中共結盟,他知道北京離不開他,所以居然敢賣高端武器給在邊境與中共作戰的印度。 3)冬奧會 vs 民主峯會國家 習近平有可能建成一個對抗西方的統一戰線嗎? 二者在總體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力量、內聚力(硬實力與軟實力)方面的比較 習還能收回中共在香港、南海、新疆、西藏政策已經失去了世界各國的民心嗎? 靠走第三世界領袖的路線和戰略能解決北京即將面臨的經濟和權力鬥爭白熱化的危機嗎? 4)盤點習近平與普京的交易 2月4日,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北京舉行雙邊峯會,之後又共進工作午餐,前後會晤總計近4個小時,隨後兩國簽署了一系列重點領域的經濟合作協議。據官媒報道,雙方發表了“關於新時代國際關係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聯合聲明”。 習近平這次到底從普京這裏得到了什麼? 普京稱得上是滿載而歸。中俄簽署的協議至少涉及三個重要領域。一是俄羅斯10年內向中國供應1億噸石油,協議總額並沒有確定,因爲將取決於石油市場價格,按目前市場價計算是800億美元的合同;二是將俄羅斯對中國的天然氣出口增加25%至每年480億立方米;三是俄羅斯所有地區都可向中國供應小麥和大麥,這三項協議大大緩解了西方社會經濟制裁俄羅斯的壓力。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會見中,普京要求用歐元來進行天然氣結算,這被認爲幫助普京增加在歐洲談判上的籌碼,但對一直想推廣人民幣全球化的習近平來說,算得上是兜頭一盆冷水。 官媒新華社用大約1800字報道習近平與普京的會晤,其中近2/3篇幅都用來轉述習近平的話,只用了460多字記述普京的立場。有觀察人士認爲,從中共官媒報道分給普京的比重來看,某種程度上說,北京對普京算得上是冷遇了。 而在雙方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普京對北京的支持僅僅是重申“恪守一箇中國原則,承認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對俄羅斯來說,這是老調重彈,毫無新內容。可是作爲交換,北京卻呼應莫斯科的核心需求,明確表示“反對北約繼續擴張”,這是北京第一次就歐洲防務做出如此直白的表態,外界認爲這也是普京北京之行的一大收穫。 中俄雙方沒有軍人參加,顯示這次會晤遠離外界關注同時較敏感的兩國軍事合作和武器交易議題。中俄聯合聲明中通篇更沒有提到烏克蘭的名字,華盛頓郵報認爲,這可能顯示中共不願意給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開出一張空頭支票。有分析指出,北京在烏克蘭問題上如果跟隨俄羅斯過於密切將會給自己帶來兩個不利後果。一是讓自己成爲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唯一焦點。二是激怒歐盟,促使歐盟加大對臺灣的支持力度,這會增加中共將來收復臺灣的難度。 5)習希望建成的威權陣營能與民主陣營分庭抗禮嗎?




資料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