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喇嘛來台的深層意義(4)

但是如果承認前面的說法是對的,那麼就會有另外一個問題會產生,那就是:假如說諸法盡是空的話,那麼我們的行為與其潛在的餘力(亦即「業」)不也就是沒有實體了嗎?換句話說,「業」的存在既然沒有實體,那麼「因果應報」不也是也應該被加以否定了嗎?這樣的疑問其實會跟著產生乃是理所當然。的確,行為和其潛在的餘力因為是空的,但如果我們說「業」會被累積,並因此而去設定《某種具有實體性質的存在》是存在的話,那這就是錯誤的想法。在中觀哲學裡,即使不存在著實體,但是「業」卻確實地會給予我們作用,我們是絕對無法免除「業」的影響。 「諸法都不會是常住堅固的實體,諸法是依據《緣起》而成立」,中觀哲學所說的《緣起》就是如下的意義,亦即:諸法只有透過與他者之關連才會成立。依緣起而成立的諸法不會是《獨立於他者的實體》。在我們日常所接觸的世界(包含我們自己在內)乃至這個宇宙的一切當中要找到任何的實體性是不可能的,因為這一切都是依《緣起》而成立的緣故。一切的事物與現象之形成就好像是重重無盡的網絡一般的複雜因果關係,而我們就被納入至緣起的網絡之中。 任何事情如果是依因果關係而成立的話,那麼假如我們做善行時,是會產生某些好的結果。好的結果不一定會馬上跑到我們的身上。好的結果會經由複雜的因果關係這個連鎖而於有一天會回到自己的身上。惡的行為與惡的結果也完全是一樣的。結果在實際上要產生,不只是需要原因(因),條件(緣)的存在也是必要的。在如同重重無盡的網絡一般的複雜因果關係當中,當「因」與「緣」全部湊齊時,結果就會在現實上產生。 像這樣子的因果關係絕對不是一方的行為就能夠成立的。結果是因為「原因」而成立,這在常識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即使在這種情況之下,被判斷為是「原因」者,本來就沒有具有所謂的自性。正因為它會使結果成立,所以「原因」才會被稱為「原因」,這就好像「種子」因為會發芽,所以被稱做「種子」一般。換句話說,「結果」是依存於「原因」而成立,而「原因」也是依存於「結果」而成立的。這種雙方向的因果關係,我們稱之為「相互緣起」。在「相互緣起」的世界裡,一切的事物與現象是在與他者的關連之上而成立的,亦即一切事物與現象是「因」的同時,也是「果」。 我們本身是處在相互緣起的世界當中,是在與「他人、他物」的雙方向的因果關係上而使自己的存在成立的。無論如何,我們的行為是會對於他人帶來影響的,而我們的行為就可以在這樣的架構當中被加以定位的。對於他人會直接給與影響的行為,固然不用說,即使被認為是只靠自己就會完成的行為,也同樣是如此。因為沒有任何行為是完全不受他人之影響而成立的。假如承認「相互緣起」的話,那麼受他人影響的也同時會給與他人影響。因此,我們的所有行為只能透過與他者的關連才能成立,基於這個理由,我們的行為全部都是會影響他人、促動他人的。 這個世界的所有存在可以分成「自」與「他」兩種,自己以外的存在全部都是「他」,這是一般人的看法。通常我們都是在這種極其單純化的圖式當中來認為自己是做了某些行為。那麼,現在就讓我們站在這種前提來做推理。如同前面所述,我們的行為全部都會影響他人、促動他人,而他人應該會對我們行為的影響乃至促動顯示出某些反應,而這樣的結論只不過是把前述的理論翻過來適用而已,因此他人的行為也是會給與我們影響、促動我們的。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大致推定:自己行為的影響一定會回到我們自身。 在現實的世界裡,自己是單一的,另一方面,「他者」是無數存在。在我與無數存在的「他者」的相互之間,複雜的因果關係就好像重重無盡的網絡一般地纏繞在一起。因此,自己行為的影響不一定會立刻而又單純地回到自己的身上。除了完全洞悉所有存在的一切智者=佛陀以外,我們是無法望盡「業的因果」。不過,即使我們說我們要預測「業什麼時候會以怎樣的形式回來」是不可能的,但是「業有一天一定會回到自己身上」這樣的說法則是推論可能的。換句話說,自己的行為會起著作用而影響他人、促動他人,有一天他也會回來影響自己,儘管自己的行為是會在與無數存在的他者的相互間,經過複雜的因果關係的連鎖而回來影響自己。 透過上述這樣的討論,業的真正面貌就會一點一點地呈現出來。「業被累積於心的相續之中」,換句話說,「行為的潛在餘力是會產生的」就意謂著如下的狀態是會成立的:「在與他人之關連性這個前提上,自己行為的影響力在未來的某個階段會回到自己本身」這樣的狀態是會成立的。僅管業在實體上是不存在的,但我們是無法免除其影響的。假如正確掌握中觀哲學所說的「空」與「無自性」的意義的話,那麼我們就能夠正確知道業的因果關係會在相互緣起的世界當中成立的道理。「的確,業的因果應報在現實上會起作用,但是在另一方面,業是不具有常住堅固的實體性。」這是以中觀哲學為基礎對於業的認識,這種認識對於佛教徒要度過其人生來說,是會具有重大的意義的。 我們現在的境遇的確是過去的業的結果,但是在這樣的地方,我們一點也沒有辦法找到「恆常不變的性質」。因此,雖然說是過去的業,但要將之掌握為絕對的命運是錯誤的,因為自己的將來是能夠因為自己的行為而加以開拓的。現在無論是多麼的苦,無論發生多麼不好的事,我們要努力於去累積善行而不被打敗,……釋尊之教法的真意就在於這個地方。正因為業沒有恆常不變的性質,所以是能夠透過善行的力量去改變情況的。正因為業的結果會出現,所以現在累積善行,將來一定能夠得到幸福。假如我們獲得幸福的境地,那麼我們就要把它利用在佛道的修行上面,要更用心地去累積善行,對於佛教徒來說,這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們要以中觀哲學為基礎,冷靜地去看清業本來的面目,並要充分注意到:不要陷入否定因果報應的「虛無論」,也不要陷入把過去的業看做是絕對的「宿命論」。 「心的相續」與「業的因果」在「菩提道次第論」的思想體系當中是非常重要的重點,這是藏傳佛教徒當然應該相信的教法,透過阿毘達磨與中觀哲學從理論上所做的說明,我們就可以確認這兩者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 六、對於達賴來台,小英所應思考的 借用《民報》的專欄,將西藏佛教有關佛教的基本教理—「輪迴轉生與因果應報、空性與緣起」做了若干的介紹,其目的是要讓各位能夠了解西藏佛教的深度之所在。在本文「四、輪迴轉生與因果應報」與「五、空性與緣起」所翻譯出來的文章相當長,而且如果沒有佛教的基本知識,念起來會稍微吃力。作者所以不用自己的語調來寫,而是採用翻譯《実践チベット仏教入門》這本書的模式,是因為這較能以西藏喇嘛的學識來證明西藏佛教在教裡整理上的完整與清晰。西藏佛教能夠透過達賴喇嘛的活動而在現今的世界廣為各國人接受,尤其能在以基督教為主的歐美國家廣被接受,其原因不外是西藏佛教有著令人能深入淺出的體系。我們可以看到達賴喇嘛會受到世界各國的歡迎,追究其原因,深厚的西藏文化是培養達賴成為世界思想家、世界領袖的最重要因素,他能夠在西藏佛教的基礎之下,講出令人深思而帶有哲理的話語,這是世界各國領袖所看不到的特質,也因為這個緣故,在許多佛教徒的心中,他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或許台灣的漢傳佛教徒受限於對西藏佛教的了解,而會產生誤解,但是小英政府做為國家的統治者,應有立足於世界的高度,世界各國領的袖紛紛爭與達賴見面,而如果台灣對於達賴喇嘛的來訪是如此無知的處理,恐怕只會顯示出台灣領導人的素養不夠、教養不足。(全文完)/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資料來源:民報專欄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