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喇嘛基金會董事長達瓦才仁:器捐是此生最後的施捨

佛教本生故事中,常有菩薩布施頭目手足,乃至妻子、兒女的情節。在佛教中,布施是慈悲、大愛的展現。而談到西藏神秘的死亡儀式——「天葬」,這種將亡者身體支解,再布施給鳩鷹的做法,表面看似驚悚,背後其實蘊含相當深刻的意義。 「身體對藏族人來說,就是個皮囊。」談到藏族習俗天葬,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董事長達瓦才仁開門見山。漢人談到死亡,莫不講究全屍,死亡時要盡量保持遺體完整,西藏人卻認為身體與心識(又稱心相續)在死亡時即分離,心識帶著這一世所造的善、惡業,前往下一世,原本心識所依存的肉身,已無用處,即可捨棄,因此天葬是人生在世「最後的施捨」。 身為為人,最大的價值就是可以修行。死亡是必然,出生時就邁向死亡,「死亡可以說遙遙在望,」藏族人深知死亡必定到來,既然獲得人身,會更加思考生命的意義,達瓦才仁解釋藏族人的生死觀。 藏人相信今生來世,轉世輪迴就好比搭乘巴士,到站了就要下車,再改搭另一輛巴士,因此藏族人(或佛教徒)對死亡本身不會特別恐懼,「死亡只是換了另外一個生命形式。」死亡時,自己的身體也成了「廢物」,無需留戀。 這種灑脫的生命觀,體現在天葬的習俗上。父母死後,藏族人的大體由子女帶去天葬場,由天葬師肢解,再供養給鳩鷹。整個天葬過程,親屬都會在旁觀看,藉由天葬儀式來體悟生死無常,也替父母把握最後機會,將不堪用的軀體進行大布施,把已經用不到的身體布施出去,為父母累積功德。 「天葬與現代的器官捐贈,終極意義是一樣的。」談到器官捐贈,達瓦才仁百分之百的贊成,甚至直言,尊者達賴喇嘛對於器捐,一定也會站在贊成的角度,因為器官捐贈符合佛教徒慈悲、布施、平等無我的修行觀。 「佛教最強調死亡時,要把這一世的俗事放下,才能去尋求來世。」很多修行都圍繞死亡的準備。藏族人不避諱談死,當親屬死亡前,會在臨終者旁耳提面命,提醒「死亡時刻已經到來,」要臨終者務必放下一切,一心走向未來,不要執著、貪戀此生,也不會在亡者身邊嚎啕大哭,影響臨終者的神識。 而器官捐贈的善行,在藏族人眼中,是可以累積自身福報,千載難逢的良機。「對我已經沒有用的器官,竟然還能利益活著的人,怎麼說都是功德一件。」達瓦才仁表示,起源14世紀的八大藏戲中,其中有個橋段,描述智美昆敦王子把自己的兒女、妻子,甚至自己的眼珠,布施給乞丐,這樣無我捨己的佛法觀念,在藏族的文化傳統、習俗,甚至戲劇文化,代代相傳,放置現代社會脈絡中,也會歡喜地去捐贈自己的器官,幫助更多的人。


資料來源:康健雜誌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