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廢墟:堯西達孜(下)

拉薩廢墟:堯西達孜(下)
5、網名叫“雪域灰土”的藏人寫道:堯西達孜“自一九五九年以來從未進行過維護。6600多萬元經濟效益裡中共竟沒有花一元人民幣用作維修費。”“由於莊園主題建築的多處倒塌,從二00五年就沒有人住。”“整個莊園的建築已經到了即將完全倒塌的現狀。外側的主體牆面已有多處倒塌,常年遺留下來的房頂漏雨導致內部大面積木材腐爛、牆面損壞和牆體倒塌。”“名義上已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但實際上從一九五九年以來的政治立場一樣,凡是與達賴喇嘛有關的為政治問題,在西藏自治區沒有任何單位或個人敢於提出進行維修和保護,但是今後可能被某個與中共統戰部有關係的漢人開發使用。” (圖: 文革時,堯西達孜主樓的經堂等房間的壁畫被抹去,而畫上馬恩列斯毛的頭像,文革結束多年仍保留。唯色提供) 2007年夏天,一位以超凡的智慧經商的康巴帶我和王力雄來過這裡,更多的變化我不想說了,比如周圍蟻群似的外來者忙碌著各種營生,周圍風格全然迥異的樓房幾乎搶走了所有的空間,我當時答應不說出去而此刻必須要說的是,那位總是將自己的善行隱匿起來的康巴,他最渴望的是以時不我待的速度,修復逐日坍塌的堯西達孜的府邸——堅斯廈,但冷酷的事實是,這個願望註定落空,卻在另一處化為山寨版的現實。 就在緊挨拉薩河的那片被開發成“仙足島”的舊日林卡,有著深厚背景的房地產商修建的類似園中園的“莊園賓館”,由一幢巨大的、封閉式的藏式樓房組成,完全是堅斯廈的翻版,據悉正是以堅斯廈為摹本而邀藏人建築師設計,雖然出於經商的目的,倒也算是讓後人的我們瞥見了當年堅斯廈的雍容風貌。 而如今,曾經顯著而尊貴的那片白色大屋,即堯西達孜,日益破敗。即使從布達拉宮頂上望去,也難找到。一來,它周圍毫無風格的房子太多了,太醜了,太高了,完全填滿當年鬱鬱蔥蔥的林苑;二來,只要仔細辨認,還是能找到,但還不如尋它不見。因為當你發現之時,突然襲來的悲哀無以言表。本依西藏傳統,每年秋季吉日會為建築物刷牆,就像布達拉宮的外牆年年刷白,特殊的白灰塗料中還添有牛奶、蜂蜜、藏紅花等,以示供奉、祈福與助力。但堅斯廈早已被他人所占,早已被他人廢棄,不但外觀髒汙不堪,內裡也倒塌不少。 然而,堯西達孜以及老城裡的喜德林寺廢墟等等,猶如拉薩的某種印記——且因所遭受的暴力凸顯傷痕的形狀——即便有一天蕩然無存,依然會留存在與其血脈相連的人們心中。 6、2013年有三次,我很幸運,與友人得以悄悄進入外牆懸掛川菜館、淋浴水洗理髮店和招待所牌子的堯西達孜廢墟。與它相鄰的是一幢嶄新而龐大的商場,我曾由側邊的通道梯子上至四樓或五樓,恰好可以俯瞰堯西達孜全貌,在被燈火照亮卻插著五星紅旗的布達拉宮映襯下,形容不出的凋敝。去年幾次再欲進入,外院鐵門已被上鎖,且有人看守,無法進得去。 記得走入堯西達孜,是的,走入尊者家族在1959年3月17日之前的家園,龐大的院內長滿雜草,通往正屋的甬道兩邊稀稀落落停放著自行車、摩托車,就像一個用處不大的倉庫。左右房舍為兩層樓,右邊房舍樓下拴著四五頭巨大的藏獒正在咆哮。如果沒有鐵門關閉,我們會不會被撕成碎片呢?我心驚膽戰地把Gopro相機伸進鐵門,一頭藏獒憤怒至極,幾乎跳將起來,就像是要把小相機一口吞下。有次遇上在附近開飯館的漢人老闆來餵食,顯然這幾頭藏獒是他待價而沽的商品;好笑的是,這個說四川話的男子叫來了藏人保安驅逐我們,我就用藏語反問“誰才是這裡的達波(主人)?”,令藏人保安十分尷尬。 從散發腐爛味道、垃圾成堆的正屋上樓,穿過或長或短、已有多處下陷的走廊,幾排當年安裝的從印度進口的鐵欄杆雖已生銹卻還結實,連串異域花紋在夕陽下的倒影分外別致。走入塵埃彌漫、陰暗不明的每個房間,有的牆上貼著八十年代的中國明星畫像、九十年代的《西藏日報》,有的門上貼著大紅中文的“福”和中國門神即拿大刀的關公畫像,也有門上貼著一張慘白封條,上書“二00五年元月七日封”。 而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不是從殘缺的窗戶逆光望見尊者曾住多年的頗章布達拉,不是三樓左右兩側的過道和房間已塌陷得觸目驚心,而是一面掛在空空蕩蕩的大廳柱子上的殘破鏡子。但我只敢離鏡子較遠,如果走近,會不會瞥見1959年深夜離去的那些生命留下的痕跡?會不會聽見流亡異國他鄉的尊者低語:“你的家、你的朋友和你的祖國倏忽全失……”?或者就像布羅茨基的一句詩:“……在道路的盡頭,/這兒有一面鏡子,可以進去一遊。” 而進去的結果,既能看見“世代在匆匆忙忙中消逝”,也能看見鏡中的自己其實是那麼的無依無靠,卻又從未有過的美麗,如此令人著迷,仿佛可以隱身其中,不必再被國家機器盯梢、威脅和侮辱。 站在這面殘鏡前,用手機或自拍相機給自己自拍。照片上,我的神情狀如在這間老屋子遊蕩的魂靈。那鏡中人,似我又不似我,卻更似過去歲月中曾住在這裡的某人。這種疏離卻又親密的感覺,讓我差點落淚,因為我所說的親密,仿佛是與尊者家族的親密,或許說不定呢?比如說我的前世,就在對鏡自拍時,仿佛悄悄地進入了另外一個維度,參與了歷史的巨變。 還有一次,在某間屋裡撿到一小塊遺物,應該是屬於老屋建築上的木塊,繪製有彩色,雕琢有形狀,就像是老屋的縮影,我收藏了。 7、依然記得在堯西達孜的內部穿梭的感覺。從這間屋子走到那間屋子,從那間屋子走到這間屋子,就像是在尋找什麼。而且還一直拍攝著,一個相機不夠,還有一個或兩個相機,甚至連手機也用上。就像是這些鏡頭都是眼睛,在替自己看,在替自己尋找。可是尋找什麼呢?所有的屋子裡一個生命的跡象也沒有,只有各種痕跡屬於之前在這裡的生命留下的。但這些痕跡可惜太新了,就像是留下痕跡的生命離去才不過幾年光陰。我其實多麼想看到1959年3月17日的深夜黯然離開家園的尊者及親人留下的痕跡。 而我在這廢墟中發現的唯一一個生命,準確地說,是已經死亡的生命,一隻掛在自己編織的蛛網的蜘蛛乾屍,懸在半空中。它仿佛是這裡唯一的主人,守護著廢墟也就守護著過去,那麼,它是想用這蛛網捕捉住誰呢?還有與它同類的蜘蛛,也是這廢墟的守護者嗎?我很想知道在我們的文化中,蜘蛛是一種什麼樣的昆蟲?有著什麼樣的寓意或力量?是邪惡的還是驅邪的?我把鏡頭靠近它拍攝,照片上的它與周遭的殘破房屋構成了奇異的仿佛意義深遠的畫面。而當年,在這大屋裡的動物,一定不只蜘蛛這一種。一定會有貓,也有老鼠;一定會有狗,那是拉薩特有的阿布索,主人的寵物,可以進入佛堂和客廳、睡房;而大狗,我指的是獒犬,那是會與看門人呆在一起的,在院子裡,在大門口。我在尊者六十年代的照片上,見到過幾個阿布索,就像是它們也隨著尊者一起流亡他國。很顯然,蜘蛛比狗和貓的生存力都更頑強,也更容易藏身,更容易活下來。 蜘蛛的藏語發音是“董木”,後面的這個“木”輕聲,幾近於無,但還須發出。蜘蛛網的藏語發音是“董木噠”,中間的“木”依然是微細的輕聲。 那麼,我像什麼呢?是不是,我像一個隱秘的、並不專業的考古愛好者,也像一個著了魔的廢墟收藏者,更像是這個老城裡的流亡者之一,懷著許多個前世的記憶流亡著?當我在喜德林廢墟、堯西達孜廢墟、甘丹貢巴廢墟反復徘徊時,其實是從廢墟本身返回往昔的喜德林、返回往昔的堯西達孜、返回往昔的甘丹貢巴。這是一種類似於在中陰道路上的旅行,閃爍著奇異的光芒和誘惑,在貢覺松的護佑下,得以重新成為這些廢墟的真正居民,雖不能安住,卻多少知足。 是的,拉薩於我亦如此。這些廢墟於我亦如此。然而看得見的是建築廢墟,看不見的卻是精神廢墟。布羅茨基在散文《小於一》中寫道:“你不能用一頁《真理報》遮蓋廢墟。空洞的窗子向我們張開大口,如同骷髏的眼窩,而我們雖然很小,卻能感知到悲劇。確實,我們無法把自己與廢墟聯繫起來,但這不見得是必要的:廢墟散發的味道足以中止微笑。” 恐怕,只有當這些廢墟都消失之時,才是某種“除憶詛咒”發生作用之刻。正如中國藝術評論家廖雯所言:“權力一旦掌握在無知和物質手裡,文化和審美就徹底失魂落魄了。”而這樣的權力者可謂天生擁有“除憶詛咒”的魔力。 8、最後,我還要轉述一個故事,是我回拉薩時見到的一位退休幹部講述的。她笑稱自己過去是“達賴喇嘛家的奴隸”,其實是朗生,中共宣傳是“奴隸”,其實是屬民的意思。我原以為她要憶苦思甜,孰料她說:“總說藏族人現在多麼幸福,過去多麼苦,可我們就是在過去生活過的人,知道過去是怎麼回事,他們在撒謊。” 她接著說:“我家過去就是達賴喇嘛家族的奴隸,如果非要說我們是奴隸的話。我父親是亞溪達孜家的看門傭人。 “我和袞頓的妹妹吉尊白瑪啦在亞溪達孜裡長大,還有康珠啦,是袞頓大姐的女兒。我們每天都在一起玩耍。我們在林卡裡瘋玩的時候,吉尊白瑪啦會說,讓我們藏在樹後吧,因為袞頓會在頗章布達拉上面用望遠鏡看這邊,我們玩得這麼開心,他卻從小就沒有這樣的歡樂,寧結。有一次,康珠啦讓我跟她穿過水塘,我不願意,她就打了我,但那都是小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我哭了,也告狀了,袞頓的母親就教訓了康珠和幾個傭人。後來,康珠啦還來求我的父親,讓我跟她們和好,一起玩。 “袞頓的母親很慈悲,還給我們傭人的孩子水果吃,要知道水果那時候很稀罕。大院裡很多房間是給外來人、流浪者、朝聖者住的。他們偶爾也會來幹活,就會得到酥油、糌粑和肉。袞頓的母親常常送他們食物。 “袞頓的父親我沒見過,聽我父親說他脾氣不太好,但是很耿直,喜歡馬,常常在馬廄裡呆著。 “我有一次臉上生瘡,流血,就在院子裡曬太陽,被袞頓的三哥洛桑桑旦啦騎馬回來看見,他就派傭人送給我袞頓喝過的酥油茶上面的油,我抹在臉上,再曬太陽,幾天就好了。 “堅斯廈沒幾個朗生,有一個朗生病死了,他的兒子一直得到袞頓家很好的照顧。” 回憶往事的退休幹部年約七十,猶如滿月的臉上有酒窩,笑起來好看。她去過達蘭薩拉,覲見過嘉瓦仁波切,心酸地淚流不止,因為全世界最著名的流亡者,他棲身的居所不是布達拉宮和羅布林卡——曾經擁有無數珍寶的宮殿。當然她也和無數藏人一樣,對加嘎(印度)這個國家充滿感激。她還見到了兒時的玩伴——拉姜古修,這是對吉尊白瑪的尊稱,貴族夫人的最高敬語。她用不容置疑的口氣提醒我:“他們過去是我們的主人,現在也是我們的主人,記住是我們自己的。” 我注意到,“主人”,即藏語的達波,這個詞被她賦予了親密的味道,正如一家之長。(文章僅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立場和觀點)


資料來源:唯色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