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喇嘛和科學家對話第二天

中國人有句俗話,叫「知足常樂」,還有個說法叫「無欲則剛」,意思都是說,人要是有太多的欲望,就會變得不快樂,甚至會很痛苦。沒有欲望就沒有壓力,人就可以更超脫、更自由,就沒有那麼多的痛苦了。可見我們的前輩們從經驗中已經總結出,欲望是和痛苦有關聯的。所以這些哲理都是勸人不要有太多的欲望,欲望越多越苦惱,欲望越少越快樂。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可以發現,沒有多少人在實踐這些至理名言,人人都在欲求著什麼,特別是現代生活的物質可能性大為增加以後,人們想要的東西是那麼多,那麼難以滿足,儘管得到了很多的人確實並不快樂,甚至相當苦惱,人們還是在欲望的驅使下,無休無止地追求著,似乎大家都在義無反顧地奔向一個痛苦的深淵。這是為什麼呢? 在現代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看來,這個問題是可以探索並尋找答案的;而東方佛教對於欲望與痛苦的思考和討論,已經積累了兩千多年的智慧和文獻。第27屆心靈與生命研討會的第二天,達賴喇嘛尊者和神經科學家、心理學家、佛教僧侶和佛學哲學家一起,深入地討論了欲望產生的方式和過程。這是當代西方科學和古老的東方智慧之間的一場友誼賽, 一次PK。 研討會開始時,理查•大衛森教授告訴尊者,他給尊者的好友,南非的圖圖主教寫了一封電子郵件,告訴圖圖主教,達賴喇嘛尊者希望將科學與宗教的對話推廣到非洲的願望。他得到來自圖圖主教的通知,圖圖主教今天將在網路上觀看研討會的實況。 這天上午的主講者是著名心理學和腦神經學家,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學系的肯特•伯瑞傑教授。伯瑞傑教授講的內容是人類產生強烈的「想要」(Wanting)和「喜愛」(Liking)的原因。他用大腦神經活動的觀測記錄,區分了「想要」和「喜愛」這兩種心理活動。在大腦功能的分佈圖中,「想要」的活動區域更大、更穩定,它是一種欲望,它不需要「記憶」就能產生和持續,一旦產生就不容易消失或消除。而「喜愛」是和「愉悅」(Pleasure)有關的一種情緒,它在大腦功能的分佈圖中涉及的區域較小,神經元的數量也較少,這種情緒相對來說比較弱,容易中斷或消失。大腦神經科學家根據對大腦神經活動的觀察得出結論,「想要」可以變得非理性,即使不「喜愛」也可以「想要」,甚至明明知道一個目標是不愉快的、自己不「喜愛」的,「想要」的心理仍然可能持續加強,變成一種「渴望」,一種非得到不可的欲望。「想要」這種心理可以在並沒有壓力和需求的情況下產生和持續增長,所以它是成癮機理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令科學家們也感到困惑的是,在大腦中,「想要」和「恐懼」佔用了同樣的區域,這是為什麼?他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實驗觀察和分析來回答這個問題。 對於動物和人類的「想要」心理,他還作了深入的探討。以大腦中「多巴胺」(Dopamine)這種化學物質為例,他詳細地介紹了這種化學物質對大腦的作用。他用彩色圖像和圖表來說明試驗結果,還放了幾段自己實驗室對老鼠進行試驗的錄影,形象地說明多巴胺對大腦產生強烈「想要」所起的作用。他的講座非常專業,尊者和在場的僧人們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貫注地聽他的講述。有時候,尊者對某個問題有疑問,他會立刻提出,請伯瑞傑教授進一步解釋;有時候他會用通俗語言來「翻譯」伯瑞傑教授嚴謹的闡述,然後問他伯瑞傑教授,他自己這樣的理解是否正確。 下午,尊者的翻譯圖登晉巴主講佛教對「欲望」(Desire)、「渴望」(Craving)和「行動」的見解。土登晉巴是達賴喇嘛從1985年至今的主要英語翻譯。在達賴喇嘛和科學家對話時候,晉巴是不可取代的,因為他要把達賴喇嘛非常精深的佛學理論,特別是古印度那爛陀學派的古代梵文經典,翻譯成現代英語,又要把西方科學家、哲學家的學術語言翻譯成藏語。他不僅能來回做同聲翻譯,也能夠利用速記,進行大段的翻譯,其準確度令人讚歎。會場上有不少僧侶和西方學者是英語和藏語都懂一些的人,人人都佩服晉巴的淵博知識和語言水準。 晉巴曾經是南印度甘丹寺的僧人,獲得過藏傳佛教的最高學位——格西拉然巴學位。後來他又在劍橋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在東西方兩大文明的教育體系內,他都獲得了最高學位。在對話會進行過程中,他坐在達賴喇嘛左邊椅子上,當達賴喇嘛用藏語提問或講解的時候,他把尊者的話翻譯成英語,當達賴喇嘛對科學家的講解有疑問的時候,他及時插進來將科學家的回答翻譯成藏文。 今天下午,晉巴坐到了達賴喇嘛右邊的主講席上,代表佛學一方,向科學家們提供佛學中對「欲望」、「渴望」的理解,這些來自于古印度佛學經典的內容是在場眾多僧侶們的強項,晉巴這位前僧人也有一點緊張,一開始先給他從前的僧侶同學們打招呼,「兄弟我今天班門弄斧了。」達賴喇嘛樂不可支地開玩笑說,你的同學們早就摩拳擦掌地準備好要向你擊掌質問了。這句話引得在場的僧人一片哄笑,晉巴還得笑著繼續盡到尊者翻譯的職責,把尊者的這句話翻譯成英語,又引得在場的西方人哄堂大笑。這也是「心靈與生命研討會」的一個有趣現象:現場聽眾很少對某個笑話同時作出反應,尊者用藏語開玩笑,在場的僧俗藏人立刻哈哈大笑,不懂藏語的人則面面相覷,要等到笑話翻譯成英語才笑起來;尊者用英語開玩笑,情況就正好相反。 圖登晉巴引用佛教經典中關於「執」的來源的觀點,說明佛教對「渴望」產生機制的理解。佛教認為,從「接觸」產生「經驗」,從「經驗」產生「渴望」,從「渴望」產生「執著」,從「執著」產生「行動」(滿足欲望的行動),這些情感形成一種迴圈。不過,佛教並不認為「欲望」本身是破壞性的,沒有欲望就不會有動機,沒有動機就不會有行動,人類社會也就不可能發展,問題在於欲望的物件和滿足欲望的方法,有的是建設性的,有的是破壞性的,人們對此應當有所瞭解。 下午3點,第二天的討論進入最後一部分:聽眾與科學家問答。留在會場的聽眾絕大多數是僧侶,他們對科學家們提出了不少問題,看得出來,僧侶們對這天的討論聽得非常仔細,他們提問題的方式也顯示出,經過多年邏輯思維訓練的僧侶們對現代科學的理解力和把握問題實質的能力。一位僧侶問:「在‘想要’和‘喜愛’之間是否有某種界限?超過了界限,‘喜愛’就變成了‘想要’?」 肯特•伯瑞傑教授回答說,他的試驗團隊確實思考過這個問題,但目前為止的試驗結果還無法做出明確的回答。 這樣的對話對雙方都是建設性的。對於佛教僧侶來說,他們有機會瞭解當代心理學、行為學、腦神經學是以何種方式來探索「執」這個佛教中的重要概念,對科學家們來說,他們有機會瞭解佛學對人類情感的探索和理解。 這一切都非泛泛而論的清談。下一步,科學家和僧侶們將討論怎樣應對「成癮」問題。 標題原文--神經科學家和佛教哲學家對談人類欲望的機理—達賴喇嘛和科學家對話第二天


資料來源:李江林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