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人在神的注視下重繪藏區壁畫

尼泊爾珞馬丹——在一座古寺高聳至屋頂的腳手架上面,坐着幾十名畫師。他們用畫筆一掃,各種讓佛像躍然筆下的顏色就出現了:金色代表皮膚,黝黑代表雙眼,藏紅描繪了袈裟。 他們在昏暗的便攜式電燈下工作,接受着藏傳佛教神祗積滿灰塵的塑像的注視。從屋頂處傾瀉而下的幾道陽光,穿過恢弘的吐欽寺(Thubchen Monastery)主殿的35根木質立柱。半個世紀前,正是這座宏偉的寺院讓在藏區探索的米歇爾•佩塞爾(Michel Peissel)驚嘆不已。 這是喜馬拉雅地區最具雄心的藏人藝術項目之一,參與其中的34歲畫師扎西古容(Tashi Gurung)說, 「尼泊爾沒人知道怎麼做這種事,所以我們必須學習。 」 該項目由美國喜馬拉雅基金會(American Himalayan Foundation)資助,旨在修復珞馬丹三座主要寺廟中的兩座里的藝術品,使其恢復生氣。珞馬丹是一度為人忌諱的木斯塘王國的首都,四周有城牆環繞。木斯塘位於偏遠的外喜馬拉雅荒漠地帶,與西藏毗鄰,是藏傳佛教文化的重鎮。 中國共產黨1951年控制了藏區中心地區。包括達賴喇嘛在內的藏人領袖稱,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廣大藏區的文化正在遭受攻擊。再加上現代化的侵蝕,現在可能是中國文化大革命浩劫以來,保存與復興西藏藝術的最重要時期。 不過珞馬丹的項目也引發了一些爭議。一些西藏藝術的學者強調,珞馬丹的畫師正在改變重要的歷史壁畫,在現有的已損毀壁畫的牆壁上繪製新圖案,是對學術價值的破壞。但是,與項目有關的人士辯稱,當地居民希望,他們參拜場所的藝術作品是完整的。 項目負責人是39歲的意大利人路易吉•菲耶尼(Luigi Fieni)。從羅馬的一個藝術保護課程畢業後,他第一次來到這裡工作。菲耶尼等西方人士培訓當地居民進行相關藝術工作,他們組建了一個35人的團隊,其中包括20名女性和一名僧侶(儘管當地的男性一開始不願讓女性參與)。 該藝術項目於1999年啟動,始於對吐欽寺壁畫的清潔工作。在此之前,這裡曾進行了一輪建築重建。之後,畫師們轉戰強巴佛寺(Jampa Temple),那裡昏暗的主殿供奉着一尊雄偉的未來佛塑像,即 「彌勒佛 」(Maitreya)。 那裡一樓的四壁裝飾着無比繁複的壇城壁畫。這是一種被認為描繪了宇宙的幾何藝術形式。在強巴佛寺,菲耶尼決定改變之前在吐欽寺採用的方法。他要求自己帶領的小組不再純粹進行修復,而是在原始壁畫消失或遭到損毀的牆壁局部進行繪製。 畫師們會按照傳統以及寺廟內的其他壁畫來進行重建。菲耶尼還諮詢了一些僧侶,詢問他們希望牆上出現何種畫像。2010年,小組回到了吐欽寺,並開始採用新的方式,進行大範圍的繪製。 「讓我們稱之為繪畫,而非修復或保護, 」菲耶尼說。他還說,這種方式有助於重建藝術作品的生動本質,而不同於他口中的西方 「殖民主義 」方式,即不顧一切地保護遺物。 工作中不乏挑戰。社會級別較高的畫師最初不願級別較低的畫師坐在腳手架上比他們高的位置。而且,他們還需要遵從宗教信仰。在開工之前,寺廟住持用一面鏡子來吸收佛像和壁畫中神靈;在完工之後,住持還會釋放鏡中的神靈,讓它們回到原來的位置。 菲耶尼修復寺廟的方式受到了質疑。曾展出過喜馬拉雅藝術品的紐約魯賓藝術博物館(Rubin Museum of Art)的高級策展人克里斯蒂安•盧克贊尼次(Christian Luczanits)說,他在2010年和2012年曾來到木斯塘,當時他看到的景象讓他臉色煞白。他說,修復團隊對原始畫像的學術研究還遠遠不夠。如今,由於新畫像的出現,任何一個想要研究原畫的學者只能依靠照片,而不能依靠寺廟中現存的畫像。 「由於沒有了以前的資料,人們如今再也無法理解修復後的寺廟, 」盧克贊尼次在接受採訪時說。 去年,在珞馬丹王宮舉行的一次激烈會議上,他表達了自己的這一觀點。參加會議的還有菲耶尼、一名住持、木斯塘王子和美國喜馬拉雅基金會的一些代表,該基金會為木斯塘的很多開發項目提供了資助。(基金會主席埃麗卡•斯通[Erica Stone]表示,他們僅對珞馬丹一地的建築修復項目就總共投入了258萬美元。他們還額外投入了76.8萬美元來修復城牆和修建排水系統。) 會議上的爭論相當激烈,王室和住持都支持菲耶尼。該地名義上的王子吉格米•辛基•帕爾巴•比斯塔(Jigme Singi Palbar Bista)在接受採訪時說,建築「被修復得很好」。 對吐欽寺進行全面繪製的工程還將耗時三到四年,但該工程的預算將在今年耗盡。菲耶尼估計,他們要繪製的牆面面積總共是約3660平方英尺(約合340平方米)。 他說,他考慮前往印度和緬甸從事修復工程,並帶上他在此地訓練的一些畫師。2006年和2007年,他和其中五名畫師在中國西部四川省境內的一座藏傳佛教寺廟從事修復工作,該工程一直沒有完工,因為中國當局在2008年的藏人暴動之後封鎖了該地區。 (黃安偉(Edward Wong)是《紐約時報》駐京記者/本文最初發表於2013年2月24日/翻譯:黃錚、陶夢縈)


資料來源:Edward Wong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