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慶典中隱藏的結構、秩序和不安

是否應該重新估量西藏的歷史、政治沿革、生態地位,尤其是西藏的宗教價值?並重新書寫一個前後一致、邏輯關聯密切的西藏時間史? 得知「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慶典」直播的消息,是通過中國某家最有影響力的微博的通知:慶典正在直播,並提供了連結位址,但我選擇打開電視機,觀看CCTV的現場直播。在拿起遙控器的時候,我想起一個多月前,我詢問一位在西藏工作的資深官方記者朋友具體慶典的時間,當時他很為難,說是保密的。 在擅長文本分析的國際時政觀察人士眼中,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的講話,當然可以理解成為中國下一屆政府治理西藏的最新政綱——至少是一個簡略版本。以我對中國政府文字工作者的瞭解,時機、字數、順序、頻率,這些是最為重要的修辭,有時候會比文字的敘事本身更重要。 習近平副主席對西藏的地位有「六個重要」的表述,我的分析也從此開始:「西藏是重要的國家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重要的戰略資源儲備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農產品基地、重要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重要的世界旅遊目的地。」 在我看來,這個表述有可能是中國內部,有關各種治理西藏政見不同者進行溝通的重要認知前提,也就是解決「西藏是什麼?可能是什麼?應該是什麼?」等問題。無論是誰,都可能會認同這裡列出的「六個重要」,毫無疑問都是重要的,但是不同人可能會增加新的選擇項,最關鍵的是——排出不同的順序。 2011年7月19日,出現在中國國家副主席(可能是未來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西藏719政綱」(若干時日之後,它可能被稱作「719講話」)中的管理智慧和思維,毫無疑問是清晰、堅忍、大氣的;但是它也顯露出了幾個重要的潛臺詞——這有時成為問題的關鍵。 首先,「政治打招呼的方式」。習近平在第二段說道: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向西藏各族工人、農牧民、知識份子、幹部和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軍駐藏部隊指戰員、武警西藏部隊官兵和公安幹警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親切的慰問! 這裡當然是在修辭上,具象化中國國徽、國旗、黨旗中有關鐮刀和斧頭、齒輪、麥穗等國家主人的初始意象。問題是:西藏為眾人所熟知——即使是漢族普通百姓所熟知的藏傳佛教人士和教眾在哪裡?回過頭去找,答案當然在「各界人士」這個詞彙裡。雖然在一開始隱藏了,但是在整個慶典觀禮過程中,不管是最高領導、自治區領導、軍隊領導還是普通翻身農奴,他們都會指名道姓那個人——達賴喇嘛。而在常識中,不可否認,他仍然是這個宗教的一個最重要象徵之一。 其二,政治儀式的口音。習近平講話中開篇提到的中國特色「賦比興」式的政治烘托語:古城拉薩花團錦簇,雪域高原煥然一新,各族人民縱情歌唱。但是,凡是熟悉西藏、去過西藏的人知道,當地人在真正民間慶祝一項重要事情的時候,他們並不是「矩陣排列」的。容易缺氧和高原反應的看客可以用谷歌圖片(搜索結果一般只有兩種類別:國際版和中國版,但是個別地區會出現自治區版)搜索如下關鍵字:曬佛、坐床、雪頓節、摸頂等詞彙,大概能瞭解西藏人在縱情歌唱的時候究竟是什麼情形。 缺乏與政治語言相符的政治符號 其三,政治建築的意味。任何一個國家,一般都有一個政治象徵建築。美國人喜歡在有超長游泳池和方尖碑的廣場上集會,陪著政治家起伏的演講流淚、流血、流汗。中國人當然也有,但是問題是在六十年西藏和平解放的慶典,為什麼還是需要在布達拉宮東南西北方戒嚴,並搭建一個具有「人民代表大會式」中國政治臨時建築來主持慶典?幼稚的人會問,這個有國徽的主席臺會在慶典結束後,在布達拉宮門前消失嗎?還是整體搬遷進入西藏和平解放紀念館?為什麼在所有慶典講話的修辭中,將西藏1951年之前理解成一個陰霾密佈、人不能為人、萬古如長夜的中世紀黑暗,但是一個慶祝六十年光明的典禮,卻放在這個「黑暗世紀」的統治尊座上舉行?一個為眾人所接受的光明城城市形制和新西藏的政治建築在哪裡?如果暫時沒有,是否應該重新估量西藏的歷史、政治沿革、生態地位,尤其是西藏的宗教價值?並重新書寫一個前後一致、邏輯關聯密切的西藏時間史? 其四,治理難題的地區差異。習近平副主席在提到解決西藏民生問題的時候,說道: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按照努力使全區各族群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要求,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加快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落實教育優先發展各項政策措施,大力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加快建立和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扶貧開發力度,著力解決好西藏各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這些毫無疑問是非常睿智和富有遠見的,但是細心閱讀和思考可以發現,這些要求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治理標準,那麼在西藏這麼一個獨特的地理、文化、宗教、政治區域裡,它是否應該有個西藏現代模式和民族現代模式?關鍵是這種模式,不僅應該和內地其他地區區分,還可能開創一種新的現代模式,供給中國人集體反思。 這種西藏現代模式一定非常獨特,而且應該最大程度激發人們認知的興趣:人類世界的動植物方舟?國際冥想中心?精神特別行政區?研究前現代世界和另類知識的國際交流中心?高地文明的豐饒之角?人類曠野認知的核心地帶?一個認知意義上的人類之城? 中國政府提出的跨越式發展思維,其實相當具有歷史的深意,所謂的跨越,不僅是一種物理意義上的位移,它更多還可以是一種質性、量性上都產生變化的時間智慧和分歧解決意識。讓我們回到最初討論的修辭本身,我們說話是為了溝通和理解,並平衡行動。如果中國的2050年之舟,需要搭載所有的中國人向未來起航,同時還需要在這個航行過程中,經歷各種「奧德賽」(odyssey),最終超越並找到一個自我和「國家感」,我們必須進行更多基本的跨族群交際和相互學習。 仔細的讀者會發現,被授權官方報導慶典全程的新華網西藏頻道,其實有漢語頻道和藏語頻道兩個版本,漢語頻道的最右下角——連續滑鼠滾軸多次才能看見,有一個藏語板塊。而直接點擊藏語頻道,藏語內容和漢語內容是大不相同的。漢語的內容分門別類、林林總總、結構上互相呼應,藏語內容的html代碼編寫邏輯也是中文拼音式的,點擊進入長達千字的漢語原文,只有短短幾行。漢語和藏語,以及背後操這些語言的人,在這些長時間的溝通差距中損失的不僅是資訊,正是前文提到的所有的東西——共用的榮耀感、對未來風險的共同治理、共同擁有的國家儀式感和相互認同。 這些正是一個六十年應該去反思的過往,一個未來六十年應該有的「終日乾乾,夕若惕」(出自《易經》:意為自強不息、健進不休、終日不懈,似乎危險總在旁側)的心理準備。 註:作者是南京大學博士後、人類學學者


資料來源:周雷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