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文化的危機

不少藏族人有這樣一個幻覺,以為只要藏區還在,藏族人還在,藏語還在,關於藏族的學問和文化遺產還在,藏族的文化就還安安穩穩地存在著,甚至是發展著,不管是令人欣喜地還是令人討厭地。所以我們同時聽到"二十一世紀將是藏族文化的世紀"。可是現在的問題恰恰在於,即藏族文化的活生生的存在,幾乎快要消失了,傳統文化的主流正面臨斷子絕孫、無以為繼的重大危機。 生為藏族人,幾乎所有的藏族人都為自己是藏族而感到驕傲,因為我們擁有悠久的歷史,獨具特色而世人羡慕的傳統文化,有甘珠爾和丹珠爾為首的龐大的文獻.如果說過去是藏族文化的保守期,那麼藏族文化的發展直到二十世紀中葉,隨著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帶來的藏區社會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藏族文化也煥發了勃勃生機。這些變化不可避免地反映到藏族文化上來,伴隨著各種具體意識形式,到社會心理、社會風尚,直到思想理論等各個層面新因素、新成分的相繼出現,一種嶄新的現代藏族文化開始形成.如今,藏族文化名揚海外,得世人敬仰之時,我們也津津樂道地宣稱"二十一世紀是藏族文化的世紀"。那麼,我們就可以繼續這樣充滿自足感而不需要展望未來嗎? 我之所以說藏族文化面臨著危機,主要從以下幾點考慮: 1) 藏族寺院教育的失落帶來的藏族文化的危機 文化,尤其是對一個民族的特點和歷史走向產生過明顯影響的有形文化是一種有機的活體,有它或它們的歷史生命和靈魂。說一個這種意義上的文化還存在不存在,主要看它是否還活在某個民族或社團的現實生活中。大家都知道藏族傳統文化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社會結構是寺院教育, 自古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族在其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不僅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而且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寺院教育不斷地把本民族的燦爛文化世世代代相傳承著。寺院教育為藏族地區培養出了一大批翻譯家、史學家、文學家、醫學家等人才是不可否認的,他們不僅在宗教領域,而且在天文曆法、歷史地理、醫藥衛生、文學藝術、建築雕刻等領域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對創造和發展獨特的藏族文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寺院是藏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地,那裏有嚴密而科學的教育制度,對藏族人來說,寺院是我們心中的最高等的學府。而實施計劃生育以來,我們明顯地感覺到寺院裏的“阿卡”越來越少了,我們這一輩還好一點,因為當時還沒有實施計劃生育,有四五個兄弟還比較平常,自然按照我們藏族的習俗把一兩個人送進了寺院,而我們的下一輩呢?當家中只有一個或兩個孩子時,誰還願意把他送進寺院呢?這時我們就失去了嚴格意義上的藏族傳統文化的傳人.那有人就要問了,雖然沒有了寺院教育對藏族傳統文化的繼承,我們可以通過學校教育繼承啊.這一點我覺得並不樂觀,因為藏族文化既包括文學、藝術、宗教、天文、曆算、藏醫藥等各種具體文化形式,也包括倫理道德、心理、審美等較深層次的文化意識,包括本體論、認識論、實踐論等更深層次的思想內容。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十明學之首的內明學而擴展的,說具體一點還是離不開宗教.我們都是從學校教育下成長的,我們很清楚學校教育模式,即便是藏學院的學生,我們也要學漢語,要學英語,要學電腦,要學政治理論等等等等,我們學到的藏文除了一些基礎的知識外還有什麼呢?在幾所民族大學裏,大家都普遍承認青海民大是傳統文化繼承的最好的一所大學,那是因為那裏有傳統文化功底較深的堅楊智巴老師(去年已逝世),李建本老師,羅桑曲智等老師,可如今他們都已近年邁七十了,當他們逝世之後呢?如今的很多教授連他們自己也不怎麼瞭解傳統文化,我們還能盼望他們培養一批能繼承藏族傳統文化的年輕學子嗎? 所以說,寺院教育的失落是藏族文化面臨的最大的危機. 2) 藏語的失落帶來的藏族文化的危機 究竟在何時,漢語同藏族人的命運聯繫得如此緊密,不懂漢語就沒有前途已成為共識,成為定律,成為真理。喧鬧紛擾的雙語教育的背後是對漢語萬能的由衷崇拜和馴服,“漢語熱”正在悄然形成。與此相對應,在“漢語熱”的步步緊逼下,藏區教育乃至藏族文化處於十分尷尬與無奈的境地。 二十一世紀是個大變革、大競爭與大融合的時代。漢化進程加速,科技技術日新月異,各種文化思潮相互激蕩,表面溫情脈脈的藏族文化的進程的幕後仍是民族的生存之憂。語言是文化的標誌和載體,它的表面凝聚著歷史,背後積澱為文化。藏語承載並見證著藏民族的興衰與歷史,傳承著藏族文化。在漢化強勁的今天,在漢語普通話的衝擊下,對藏族文化的溫情與敬意成為藏人的悲情。 民族的本質是一個文化共同體。語言的消亡也就是文化的消亡,文化的消亡也就是民族的消亡。在藏族文化的傳承中,藏語塑造並表達著藏民族的精神特質和存在方式,沒有了藏語,藏民族的生存將無處安立。藏語既是藏族文化的載體又是藏文化的標誌。對外,藏語的放棄意味著民族文化主權的拱手相讓,意味著藏族文化獨特性的喪失。對內,意味著民族自我的迷失,意味著民族生命力的枯萎。面對社會的發展,我們也不能置身其外,藏民族的發展需要與其他民族特別是漢族間的學習和交流。但我們並不能拋棄自己的語言.且不說,漢語的壟斷地位與藏語的從屬化傾向會造成思維和表達的單一,導致知識獲知能力的減弱。更重要的是,不掌握藏語言就不可能瞭解本民族的歷史和傳統文化,不可能瞭解民族生命本源的氣蘊所在,民族的發展必然成為無源之水。失去了深厚文化底蘊的民族也就失去了判斷力和創新力,在民族間的生存競爭中只能依附與他族,並逐漸消亡。 用傷感和哀歎來阻擋漢文化是無濟於事的。實現藏族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必須要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提高民族自信心,喚醒整個民族的文化自覺意識,樹立共同的價值觀。這一切都有賴於對本民族文化的熟悉,而語言則是傳承文化的工具與載體。顯然,沒有語言教學的正確定位與發展戰略就沒有藏民族的未來。語言教學對於保護和發展藏族文化是基礎性的,全局性的,乃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顯然藏語和藏族文化之間是有親密的聯繫的.所以,如今藏語的失落是藏族文化面臨危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3)其他因素帶來的藏族文化的危機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條規定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及其《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少數民族有權使用自己的語言,但實施的力度不夠,使藏語失去了使用價值.因而我們的很多藏族同胞都有一種學藏語無用處之觀念,拋棄語言等於拋棄了文化.所以從這方面考慮我們的文化同樣面臨著危機.(詳看我的博文提升母語地位,做好語言規劃) 生為一個藏族人,以強烈的憂患意識,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從社會語言學角度著手來考慮藏族文化的未來時,我感覺到我們通常以自豪感宣揚的藏族文化已經面臨壽終正寢。也許有人覺得我過於悲觀,我是一名學語言學的學子,當我瞭解到語言深層的演變規律時,對我的母語和文化深感憂患.也望有識之士引起重視. 以上都是我個人的觀點,若我的同胞朋友對此有不同見解,請留下您的寶貴意見.因為,我們在博客上發表文章無非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一起探討,共同進步.恰嘎紮西才讓於2009/5/17在南開大學 http://qiagaba.tibetcul.com/59520.html


資料來源:恰嘎紮西才讓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