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謙卑面對「人類世」之生態危機?靈性轉向的宗教生態反思

如何謙卑面對「人類世」之生態危機?靈性轉向的宗教生態反思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文:劉怡寧(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宗教對生態的關懷,無論是在理念面或是行動面上皆不容小覷。持續關注全球宗教與靈性社群對當前生態議題的回應,將是正待發展的重要宗教社會學研究面向。其中,如何謙卑面對「人類世」之生態危機?或許正是靈性轉向的宗教生態反思帶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地球的美是正念的鐘,如果你看不見,你應該問自己為什麼。可能是你的視線被阻礙了,或者你正在忙碌地尋找其他東西,無法聽到地球的呼喚。」 「地球正在告訴你,她在這裡,她愛你。每朵花是地球的微笑,她在向你微笑,而你不想報以微笑。在你手中的果實,不論是橘子或奇異果,都是來自地球的禮物,但是你並不感恩,因為你沒有為地球、為生命存在。」——一行禪師,《禪與拯救地球的藝術》” 2022年11月,第27屆聯合國氣候高峰會(COP27)在埃及落幕,面對當前氣候變遷所帶來之各項生態與生存危機的急迫感,除了在國際政治與全球經濟體制層次有多元制度行動者積極進行角力與協商之外,許多國際宗教領袖與在地宗教團體也不落人後,不僅積極以宗教身分呼應COP27展開政治談判,也試圖從宗教、信仰與靈性的立場,提出宗教生態立場出發的反思,敦促各國領導人對氣候變遷採取積極行動。 像是在COP27期間,有來自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印度教、錫克教和佛教在內的宗教信仰代表齊聚倫敦,倡議世界各國領導人必須對當前氣候現狀採取氣候懺悔行動;又或,在COP27的會場外,亦有宗教促進和平組織(Religions for Peace)、巴哈伊國際社群、聖公會與發源自台灣的慈濟,共同組織了一場「透過道德、跨世代、跨部門來實現回應氣候變遷的雄心」(Realizing Ambition through Ethical, Intergenerational and Multisectoral Responses to Climate Crises)之會外座談。如今,越來越多的宗教、信仰與靈性社群對氣候變遷議題展開積極的回應,而宗教社群所帶動的宗教生態或靈性生態反思如何可能對氣候變遷的現實有所貢獻呢? 宗教與生態之間素有緊密的關聯性,不同的宗教傳統對於生態的認知皆有來自於教義傳統的豐富詮釋,尤其對於「人類」與「自然」應該保持的關係,更是有著道德與倫理上的界定。因應當前全球氣候變遷的現實,已有越來越多源自不同宗教傳統的宗教領袖或是宗教研究者,開始提出從宗教傳統出發的生態反思。像是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在2016年出版通諭《願祢受讚頌——論愛惜我們共同的家園》; 來自越南的一行禪師在晚年也特別重視生態議題,並以漢傳佛教與禪修為著力點, 提倡從「正念」出發來關愛地球;秉持藏傳佛教觀點的達賴喇嘛亦相當重視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危機,不僅與科學家們共同探討氣候變遷的本質,積極思索如何改變影響氣候的人類行為(Dunne & Goleman 2018),近年來則更進一步提出「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之氣候呼籲(Dalai Lame & Franz Alt 2020)。 除此之外,源自伊斯蘭蘇菲神祕主義傳統的學者作家 Llewellyn Vaughan-Lee 也在2016年撰寫《靈性生態學:地球的哭泣》(Spiritual Ecology : The Cry of the Earth)一書,暢談伊斯蘭的靈性生態觀。這些相關跨宗教生態論述正逐漸形成一股靈性轉向的宗教生態反思,嘗試對於氣候變遷與當代生態議題提供道德警示。 「人類世」之「人類」定位 從目前對「人類世」的眾多討論中,或許也可以看出靈性轉向之宗教生態反思所潛藏的時代意義。誠如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克魯岑(Paul Crutzen)在2000 年提出「人類世」的概念,此後,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認為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遽增,「人類世」(Anthropocence)的概念也在近十年來有著廣泛的跨領域討論。在 Simon L. Lewis 與 Mark A. Maslin 所著的《人類世的誕生》中,對工業革命後二氧化碳不斷攀升的現實感到憂慮,也為人類作為對地球的影響感到憂心, 而 Simon L. Lewis 發覺這或許正是一個「世」的開端,也是「人類世」的誕生(Lewis, Simon&Mark Maslin 2019: 7)。 人類活動對地球所造成的影響比我們所想像的深遠,尤其人類所帶來的影響並非侷限於現代,人類做為地球上唯一可以靠一己之智能與能力不斷影響未來的物種存在,人類活動的影響幾乎遍及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而人類活動所累積的衝擊,已經可以與地球過往其他的所有行星規模的地質事件相比(Lewis, Simon&Mark Maslin 2019: 12-13)。在人類活動所帶來的巨大環境影響下,人類文明還能持續繁榮發展嗎?人類的自我造作是否將迎來難以生存的冷酷景象未來?或有甚之,是否帶來人類自身的滅絕?種種對人類生存型態的反思,成為反思「人類世」的重要探問(Lewis, Simon&Mark Maslin 2019: 13)。 相當耐人尋味的是,「人類世」之英文字Anthropocence的組成,結合了「人類」與「現代」,當智人成為新的地質霸權,到底是象徵一個新的人類地質紀元, 人類能夠從智人變成神人,積極以科技解決今日的問題,全權地掌握地球與命運的未來?抑或,人類世其實代表著人類的極度傲慢,僅是人類因極端愚昧而自認為能夠凌駕自然的一場幻想?(Lewis, Simon&Mark Maslin 2019: 13-16)。 換言之,人類世其實是個涵蓋各個層面的詞彙,牽涉與融合的層面包括了科學、政治、哲學,以及宗教等領域,或者引動人們內在對未知的深層恐懼;或者也牽動對人性與我們所生存的這片土地之各種未來想像(Lewis, Simon&Mark Maslin 2019: 16)。對於人類世來說,這個時代的關鍵科學挑戰之一,將會是確知人類所握有的力量, 而且對於這股力量,能夠更有智慧地解答:我們該如何使用這道無邊的力量?如果這座全宇宙唯一發現存有生命的星球,其未來已經正逐漸被人類行為所決定的話(Lewis, Simon&Mark Maslin 2019: 23)。 面對人類世所觸及之現實狀態,或許更深一層需要探問的問題是:「人」生存於世,究竟應以何種「姿態」面對世界?所謂「姿態」,牽涉到的不只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是更是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萬物,甚至人與宇宙之間的關係,而這與「靈性」的觀照息息相關。當前靈性轉向的宗教生態反思,或者也正是在回應人類世所忖度之「人」的定位,從而提供從靈性觀點出發的宗教生態反思與宗教生態實踐途徑。尤其是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與佛教一行禪師所提倡的靈性生態觀,或許是一種提供人們思索如何謙卑面對「人類世」的日常借鏡。 天主教的靈性生態反思:教宗方濟各《願祢受讚頌》 

 教宗方濟各在《願祢受讚頌——論愛惜我們共同的家園》當中,特別重視生態危機的人性根源,強調在現代世界中,人類中心主義是根本的問題癥結點,是一種人類以為可以恣意妄為,並自認能夠支配與征服世界的假想,造成當前生態危機的現實處境(教宗方濟各 2016:101)。但若回到天主教的教義傳統來看,人之於自然的角色,應該只是負責任且盡職的管理者,天主把大地的豐饒給予人類, 而人類的角色應該是要抱持尊重與良善之心來善用這份贈禮。尤其人本身,亦是來自天主,人不僅應該對自然保持尊重,更應該尊重人相對於自然而被賦予的倫理結構關係(教宗方濟各 2016:100-101)。 在此基礎上,教宗方濟各也強調整體生態學的建立就顯得至關重要,生態系統並非是相對於人而存在的冰冷的、物的系統而已,生態應該是與經濟、社會、文化及物質環境相關且整體扣連的整體系統,紮根在人的日常生活系統中,無論是集體的公益或是共同的正義,都是生態系統內的根本要素(教宗方濟各 2016:117-136)。然而,這樣的整體生態學將如何可能?如果現代的特徵就是人類中心主義,在人們既喪失生態覺醒亦缺乏生態意識的情況下,生態教育與生態靈修是教宗方濟各認為必須採行的根本改善之道。 包括新的生活方式與生態皈依,都是《願祢受讚頌》要倡導的實踐途徑。在新的生活方式方面,對消費主義、自私自利的生活型態、購買慾等,大致上要維持一種道德態度與認定是一種道德行為,而非僅是單純的經濟行為而已;對於環境倫理與生態倫理的教育,大致上則是要養成人們對團結、負責與關懷的行為模式,而非陷入個人主義、功利心態與競爭主義之中(教宗方濟各 2016:166-171)。 生態皈依則是更深一層由信仰面的切入,牽涉到天主教靈修如何可能帶動更為整體的生態意識,透過靈修生活來體驗一己、自然、現實世界是整合的,而個體與周遭環境是完全相通且一體的。意即透過生態皈依,產生完整的內在轉變,使一己將成為天主對萬物的保護者,活出生活的美德(教宗方濟各 2016:175-177)。諸如此類的天主教生態反思是以個體的生態覺醒為根基,鼓勵實踐天主教的教誨,從日常生活的美德與節制出發,透過重建個體與大自然的緊密關係,以回應當今生態危機當中的人性根源。 漢傳佛教的靈性生態反思:一行禪師《禪與拯救地球的藝術》

 Photo Credit: LưuLy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2007年越南行,時年80歲的一行禪師(佩戴圍巾者)在符牌國際機場。 長期教導正念與禪修,倡導和平,並以推動入世佛教(Engaged Buddhism) 著稱的越南籍僧人一行禪師,除了早期關注和平與非暴力轉化的議題之外,隨著環境議題越來越受到全球重視,晚年也相當重視地球生態的現實狀況。不僅2013年出版《給地球的情書》(Love Letter to the Earth),晚年對環境與生態的省思,也集結成為《禪與拯救地球的藝術》(Zen and the Art of Saving the Planet)。 相較於COP27政治協商與環境運動者的政策倡議,一行禪師與教宗方濟各,都是從宗教的關懷出發,倡導靈性轉向的宗教生態省思。而一行禪師最主要的教導在於借重禪修的正念與覺察,引導人們覺知生態與一己之間的密切關聯性,如果在當前生態危機的情境下,環境行動迫切並重要,那麼,在採取環境行動之前, 一行禪師更為重視:「什麼樣的覺醒才真正有幫助?」又或是必須反思自問:「我們需要醒覺什麼?」(一行禪師 2022:21)。 一行禪師倡導要進入到「深層生態學」(deep ecology)的關懷來反思人類和其他物種、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援引佛教《金剛經》談人必須秉棄「人相」的佛法觀照,也正呼應了深層生態學的核心論旨(一行禪師 2022:35)。尤其無論從文明的演進或是佛教的教理來看,「智人」(Homo sapiens)其實是地球相當晚才出現的物種,但人類卻未經反思認為自己是絕對特殊且凌駕於一切物種之上,為了保護及捍衛自我的利益,也為了追求豐盛、安全與幸福,而不惜犧牲「非人的」物種與地球物質,大肆破壞地球環境(一行禪師 2022:35),而這一切作為,都是因為人類認為自己有權駕馭一切。 但事實上是如此嗎?從佛教的教義來看並不是,一行禪師倡導從禪的觀照出發,來體會「人存在一切,一切也存在人之中」的要義(一行禪師 2022:36),進而透過內在的覺醒來產生對地球有益的全新行動。面對氣候變遷與生態危機,當然靠禪的覺醒絕不足夠,但從禪出發的覺醒是否有助於警醒人類當以什麼樣的姿態生存於世?或者會是一種內在的啟發。如同一行禪師談及: 「我們可以訓練自己去理解,我們在每個時刻都在參與創建地球的未來,我們如今所做的每件事都能對地球的健康和生命力有所貢獻」(一行禪師 2022:49)。 展望宗教與靈性社群在生態危機時代的角色 除了教宗方濟各與一行禪師之外,目前世界各地有許多宗教領袖與在地宗教及靈性社群,皆持續在為氣候變遷與生態危機提供從靈性觀點出發的宗教生態省思,有些宗教團體甚至也積極地採取回應氣候變遷的具體行動方案。像是台灣多個人間佛教教團就並未置身其外,包括佛光山、法鼓山與慈濟都在理念與生活實踐面以佛教觀念響應環保。其中,佛光山的星雲法師在 2010 年以「環保與心保」為題,對極端氣候、全球暖化的生態危機進行反思,提倡從身心淨化做起,落實生活環保;法鼓山也在1994年開始提倡要從心靈、生活、禮儀、自然這四種環保出發,保護二十一世紀的人類環境,而自然環保是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至於慈濟功德會則是在1990年開始在台灣推動資源回收的環保工作,如今慈濟的環保志業已從台灣擴展到海外各地,隨著氣候異常所帶來的災難頻傳,證嚴法師近年來積極提倡「與地球共生息,淨化人心弭災難」的觀念,勸導茹素愛地球,在去年的COP27期間,慈濟也加入周邊會議將相關經驗做分享交流。 宗教對生態的關懷,無論是在理念面或是行動面上皆不容小覷。持續關注全球宗教與靈性社群對當前生態議題的回應,將是正待發展的重要宗教社會學研究面向。其中,如何謙卑面對「人類世」之生態危機?或許正是靈性轉向的宗教生態反思帶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參考書目 一行禪師著,汪橋譯,2022,《禪與拯救地球的藝術》。台北:大塊文化。 教宗方濟各,2016,《願祢受讚頌:論愛惜我們共同的家園》。台北: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 Dunne, John D. & Daniel Goleman(eds.) 2018. Ecology, Ethics, and Interdependence: The Dalai Lama in Conversation with Leading Thinkers on Climate Change. Massachusetts: Wisdom Publications. Dalai Lama & Franz Alt. 2020. Our Only Home: A Climate Appeal to the World. New York: Hanover Square Press. Lewis, Simon&Mark Maslin 著,2019,魏嘉儀譯,《人類世的誕生》。台北:積木文化。 Thich Nhat Hanh. 2013. Love Letter to the Earth. Berkeley: Parallax Press. Vaughan-Lee, Llewellyn. 2016. Spiritual Ecology: The Cry of the Earth. Point Reyes Station: The Golden Sufi Center. 本文經巷仔口社會學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潘柏翰/核稿編輯:翁世航)




資料來源:關鍵評論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