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的西藏

西藏位於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東邊與中國四川、甘肅毗鄰,東南與雲南相連;南邊和西部分別與緬甸、印度、不丹、和尼泊爾等國接壤;北方則與東突厥(新疆)相鄰。 


約公元581年左右,西藏第三十二代藏王朗日松贊之子松贊干布十三歲登上王位後,在布達拉山上建立皇宮。當時大概以囊謙二十五族(現玉樹)一帶的松波;謙多(即昌都)一帶的康國(漢史稱東女國);甘孜一帶的附(讀蕃)國;理塘一帶的蕃綠(或薄綠);居青海的黨氏各小國(即唐史所記黨項,但該黨項與拓跋氏無關)以及吐谷渾等這些說藏語的國家經松贊干布的文攻武略,先後得到統一。 


在松贊干布統治期間,派遣以吐米桑布扎等十六名聰穎的西藏兒童前往印度學習,其後有學成歸國的吐米桑布扎以梵文為蘭本,創制了新的藏文及文法規則,並開始翻譯佛法經文。公元585年左右,派大臣噶東贊(祿東贊)到尼泊爾迎娶尼泊爾王室遲尊公主。遲尊公主攜來了西藏第一尊釋迦牟尼佛像,並修建了饒薩孜拉康(即拉薩大昭寺),尼妃還在布達拉松贊干布的皇宮旁建了很華麗的居室(到五世達賴喇嘛建立噶登頗章政權後在此基礎上建成了舉世聞名布達拉宮)。 


公元637年松贊干布率兵攻吐谷渾,并第一次與唐朝發生沖突,公元640年派噶東贊迎娶唐宮文成公主,文成公主也攜來了釋迦牟尼佛像並修建了饒摩齊(即拉薩小昭寺) 。 松贊干布的另三個妃子象雄公主、門妃遲江、惹擁妃等分別創建了寺院。據說當時在西藏建立了108座佛廟。 


在松贊干布時期,西藏獲得統一並創制了文字,同時在全國範圍內作了完整的行政規劃,創制了許多法律。在松贊干布時期,藏中間關係良好,西藏曾派留學生到長安學習。 


在文成公主嫁給西藏贊布七十年後的公元705年,唐朝又將金成公主嫁給西藏贊布 


遲德祖丹。公元714年,西藏與唐簽訂條約規定以河源為界。未幾戰火又起730年又簽約定赤嶺為界。據"敦煌文選"和"達扎樂宮石碑"記載﹕唐應允向西藏納絹五萬匹,以為歲絹。至代宗繼位,停止向西藏納絹。繼赤德祖丹登上王位的遲松德贊極為惱怒,遣達扎樂宮率二十萬之眾攻陷唐都長安,另立金成公主之侄為王,簽約後退兵。 


公元783年第六次和談,定國界為涇州(甘肅涇川)西至彈箏峽西口(甘肅平涼西一百里)、裸攏州(陝西攏縣)西至清水縣、凰州(陝西凰縣)西至同谷縣(甘肅成縣)及劍南西山大渡河東為唐界,西為藏界。為了迎請佛祖舍利,西 藏還出兵印度,並在恒河邊豎起界碑。 


這一時期,西藏贊布從印度迎請了西藏佛教史上著名的蓮花生和西瓦措到西藏弘法,建立桑耶寺。並第一次有藏人出家為僧。當時西藏還派出了三百多人前往印度學習梵文並從印度迎請譯師,大量翻譯佛經。 


遲松德贊之子牟尼贊布曾三次平均庶民財產。牟尼贊布之子遲熱八巾大力推廣佛教,定立喇嘛供給制度並對藏文進行了改革。西藏歷史上將他和松贊干布、遲松德贊合稱"西藏三法王"。 


公元822年,西藏和唐朝舉行和談,并將條約內容刻石立碑于拉薩(即現拉薩大昭寺前的石碑)、長安及邊境格革乜日,由此從公元637年開始的,長達近兩個世紀的戰爭才告結束。在此期間,雙方先後簽約和談,但戰火一直聯綿不斷。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