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2017-12-04
【西藏之聲2017年12月2日報導】西藏人民至高無上的領袖達賴喇嘛尊者在喜馬偕爾郡中央大學中,參加有關佛陀教言與甘地理念的研討活動。此外,《紐約時報》網站刊登了尊者的一篇觀點文章,其中談到“對抗破壞性情緒與培養慈悲這兩件事,並不是為了我們有更好的下一世,或者為了上天堂、去淨土等等目的,而是為了我們當下的幸福生活。”
今天(12月2日)上午,達賴喇嘛尊者受邀前往位於達蘭薩拉的“喜馬偕爾郡中央大學”(Central University of Himachal Pradesh),與來自各方的印度學者及佛教僧侶共同就佛陀教言與甘地理念對當今社會的影響,進行了討論。
此外,昨天(1日),《紐約時報》網站刊登達賴喇嘛尊者的觀點文章“我們的未來完全在自己的手中”。針對《紐時》提出當今世界存在的環境與政治衝突威脅,尊者給出自己的觀點。“在動盪不安的時代,關愛他人就等同於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尊者指出,人類的未來在自己手中,每個人都具有為社會付出正面貢獻的潛力,雖然影響力看似微小,但正是這些努力決定了社會的前進方向。同為70億人類中的一員,尊者強調大家都希望快樂生活,而且那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權利,既然大家都希望和平,那麼就應該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善待。
人們面對的各種困頓,許多都是由自己造成的。原因就是大家被自私、憤怒與恐懼等情緒所左右。對抗這些破壞性情緒的方法,就是透過觀想“人類一體性”理念來培養慈悲善良。“如果我們認識到彼此的共同性,那麼隔閡將不復存在。”
尊者在文章中還提出,慈悲能夠讓人平靜、升起自信,使得人類傑出的智慧能夠正常運作。科學研究證明,4個月大的嬰兒也有同情心,諸如此類種種研究都顯示,慈悲能帶來順利如意的人生,那麼為何人們卻不能夠將焦點放在培養慈悲心上?尊者指出,當人們憤怒時,就會做出偏執的評斷;如果心情平靜,就可以從比較全面的視角來看待所處的環境。
過度重視種族、國際、信仰或者收入與教育程度的話,人們就會忘記彼此之間的大量共同性。尊者說,大家在保護自己的文化與身份之際,也必須牢記同為人類這一點,並且努力以慈悲善良來對待周遭所有人。
如今人們的利益相互關聯性越來越深,尊者呼籲各方改變上世紀凡事以武力來解決的舊觀念,在新世紀中透過對話與外交途徑來化解紛爭。
尊者也鼓勵那些對巨大痛苦感到無力的人們,現在21世紀才開始不久,人們仍有時間來建立更美好快樂的世界。但是決不能無所作為卻期待奇跡的出現,而是應該從個人做起,讓自己的一生有意義,並且為其他人類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同時確保不去傷害他人。
在文章結尾,尊者指出,對抗破壞性情緒與培養慈悲這兩件事,並不是為了我們有更好的下一世,或者為了上天堂、去淨土等等目的,而是為了我們當下的幸福生活。我堅信我們可以透過培養善心,發掘壯大自己的美好一面,來成為更快樂的個人、更快樂的社區,以及更快樂的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