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2017-03-28
『國際西藏郵報2017年3月27日達蘭薩拉報導』中央邦博帕爾 - 「這個世界的每個人,都想要和平與幸福。」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尊者在中央邦說。「納爾瑪達席瓦悠扎Namami Devi Narmada-Sewa Yatra」活動,關於保護河流的活動,包括在納爾瑪達(Narmada)河兩岸,以118天的時間、大型植樹造林,將為整個世界樹立榜樣。
西藏精神領袖星期天(3月19日)表示,印度應重點發展村莊,確保繁榮昌盛。達賴喇嘛在中央邦德瓦斯地區的一場聚會上說:「印度的繁榮取決於村莊的發展,而不是大城市的發展。」
郵報在2017年3月19日曾報導,西藏精神領袖出席「納爾瑪達席瓦悠扎」活動,該倡議旨在保護納爾瑪達河。
為了印度的繁榮,尊者說,首先需要發展村莊。「印度的繁榮取決於村莊的發展,而不是大城市的發展。印度主要是一個以農業為基礎的農材經濟社會。印度必須改變國家的發展方針,著重發展農村地區的衛生和教育等基本設施。所有人民的基本要求,應該從村莊開始提供。印度只能透過農村轉型進行改變。」
81歲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並強調,一個世界渴望實現的更和平社會,需要更多婦女領導力的創造。 「女性生性更為敏感,並且充滿慈悲。而女性具有促進更深層次人類價值觀的潛能,所以她們的參與,將使這個世界成為一個更好的地方。」
達賴喇嘛尊者在讚賞首席部長希夫拉傑.辛格.喬汗(Shviraj Singh Chouhan)發起的河流保護運動時說,就全球暖化而言,人們應該全面思考。「世界各地的環境都在發生變化。我們的方法應該是全面的。 首席部長謝里.周漢.辛格一直致力於保護納爾馬達河。人們應該積極參與這樣的環保運動,並且讓運動成功。我們的祖先,生活在地球上;我們的下一代也住在這裡。所以,我們需要節約用水,種樹造林。」
由於種族主義和種族隔離,世界各地的人民都面臨了問題。「我們需要團結一致,反對歧視和暴行。種族主義和種族隔離是世界各地大部分落後地區的社會問題。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希望和平與幸福。」
達賴喇嘛尊者說,儘管技術革命的發達,全球70億人口的飲水和食品的基本需求都是一樣的。並談到由於冷漠、貧富差距造成暴力、飢餓現象:由於冷漠和貧富懸殊,所以存在許多的問題,主要是暴力和飢餓的問題。
發表「和平幸福的藝術」專題演講時,尊者說,印度存在不同信仰之間的和諧,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所有的宗教和平共處(印度),有些問題主要是由於政治家的問題,這是可以理解的。」
尊者承認衝突的存在,「今天的世界,很多問題...甚至是無法控制的重大災難。但許多問題,主要是暴力、殺戮和飢餓,皆是源自冷漠和貧富差距懸殊。」
據報導,西藏精神領袖呼籲印度人民向外界展現不同的傳統,是可以共同和平發展的。在世界信仰的爭奪之中,尊者倡導宗教和諧。「所有的宗教都傳講愛和慈悲,沒有任何宗教說上帝是充滿了憤怒,而是上帝充滿了愛,我們就是這樣一位慈悲的父親(上帝)的孩子,所有宗教的基礎,皆是和睦相互尊重。」
達賴喇嘛尊者表示,宗教就像是消滅疾病的藥物一般,「我從來不說佛教是最好的宗教」。同時強調,教育需要導入這種基於世俗主義、內在價值觀:愛心和慈悲心的課程,而不是任何宗教。「現在的教育制度是朝向物質主義,但這是不夠的。第一位教導我愛的是我的母親,我的母親非常友善,我從來沒有看過她生氣,不像我父親容易發怒。」尊者回憶說。
有時候,我會拉拉父親的鬍子,然後他會打掉我的手;達賴喇嘛尊者說,愛從母親的懷抱開始。「母親擁抱她的新生兒,嬰兒在愛中成長,沒有得到這種愛的人容易生氣,(他們)懷著不信任感成長。」尊者讚揚中央邦首席部長希夫拉傑.辛格.喬汗(Shviraj Singh Chouhan)在去年創建一個幸福部門。
提及「種姓制度」已經過時了;尊者說,以種姓為由的制度,是以封建思想為基礎,旨在剝削農民。過去,印度所謂的低級種姓成員常常遭到虐待...現在,不同精神領袖的時代已經到來,請創造一切都是平等的聲音。安貝卡博士曾為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