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2017-01-30
『國際西藏郵報2017年1月28日達蘭薩拉報導』新德里 – 2017年1月21日,達賴喇嘛尊者拜訪印度工商聯合會(FICCI)的婦女之翼,並受邀發表關於慈悲力量的談話。
尊者在抵達印度工商聯合會時,受到會長維妮塔.貝尼貝(Vinita Bimbhet)夫人的熱情迎接,以及特別嘉賓普拉蒂巴.阿瓦尼(Pratibha Advani)女士並向與會者介紹尊者,講述以前與尊者會晤的經驗。她提到最近特別的感動,在她的母親過世後,尊者撥時間親自慰問她和她的父親(L.Advani)。
尊者開場便說到,「無論情況如何困難或複雜,我都保有平靜的心靈。如果我們運用我們人類的智力,便可以從更全面的觀點來看待所有的事物;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看到較於世界上的許多其他問題,我們面臨的問題並不是很重要的。我們需要將這種智慧與善心結合,便是平靜心靈的泉源。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我可以告訴大家,平靜的心靈讓一切有所不同。不僅幫助我們保有良好的健康,也帶來快樂的個人、幸福的家庭、快樂的社會,最後便是全人類的幸福。但是,改變必須從個人開始。有時,可能會覺得個人,無法改變世界。然而,社會的改變必須從個人開始。更重要的是,由於我們都是人類大家庭的其中一員,每個人都有為共同利益貢獻的道德責任。如果你們每個人都跟10位朋友分享這些想法,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影響到一百個人,這就是我們可以改變世界的開始。」
回答與會者許多的提問,尊者談到今天在印度的宗教狀態,「在印度,像不殺生(ahimsa)這樣的概念已經存在三千多年了;而印度人民該把這些想法付諸實踐的時候到了。自印度獨立以來,現代和科技教育在印度拓展開來,但是,卻遺漏了這些需要與古印度知識結合的心靈運作。不幸的是,今天只是遺留下來印度豐富和古老知識傳統的儀式。然而,在西藏,藉由嚴格的學習和實踐,我們保存了那爛陀的傳統。我們的知識源自印度的知識,我可以很高興地說,越來越多的年輕印度人民對這個古老的印度遺產展現出興趣。將古代知識與現代理解結合起來,不僅對這個國家的生命具有強大的意義,並且對更廣闊的世界也有助益。我只是古印度思想的使者。事實上,你們的祖先是我們的上師。古印度上師現在成為了弟子,而我們這些弟子成為了上師。在此,敦促大家更仔細地關注你們的古印度遺產。」
尊者建議說,重要的是,讓許多印度的寺廟和印度教高僧的修行所(ashrams)成為學習的中心。僅是把禮拜場所保留下來全然是不夠的。應該舉辦課程、研討會,讓彼此有進行討論、以及向宗教領袖提出問題的機會。
與婦女之翼的資深成員共進午餐後,尊者搭乘座車前往「母親國際學校」,這是由旭蓮大師(Sri Aurobindo)教育協會在新德里創辦的一所公共中學。
尊者受到該校校長,以及學生們進行藝術表演的熱烈迎接。
尊者開始便提及,「過去就過去了,無法改變,但未來仍然是無限可期的。像你們這樣的年輕學生屬於這個21世紀,你們有機會創造這個世紀成為更溫和、更和平的世紀。現在,這個星球上的人們面臨著衝突和飢荒,造成許多無辜的人們死亡。許多投入恐怖活動的人都受過教育,然而我們需要問問他們為什麼成為了麻煩製造者?為什麼我們在受過教育的人們之間,看到這麼多的貪腐?我相信這是由於我們物質取向。我的許多朋友,其中,科學家全然贊同我的看法,認為現代教育缺乏一些東西;僅僅關注物質發展的目標,缺乏任何對更深層人類價值觀的信念。我們現在該是探索如何在我們的教育課程中、導入道德倫理的時候了 – 並不是基於宗教的倫理,而是基於我們的共同經驗、常識和科學發現。作為承擔21世紀責任的一代,將由你們來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一個更和平、更快樂的世紀。你們需要具有遠見,不要滿足於現有的系統。需要運用你們的批判性思維,進一步發展你們的人類智力。需要去問問題,一遍又一遍地問問為什麼,如此將產生更多的問題。這便是靜坐冥想、內觀(vipashyana)的方法。直到今天,我的大腦仍然清晰的原因,是因為我以這樣的分析方式訓練它。如果你們要在本世紀末創造一個更快樂的世界,也需要這樣做。」
被問及佛教是一種宗教、還是哲學時,尊者表示,「由於佛教不承許有位造物主的存在,而是自我創造的,甚至有些人把佛教描述成為一種心靈的科學。佛教採取一種哲學的方法。佛教巴利文傳統主要仰賴於佛陀教言的書面記錄。然而,梵文傳統,特別是那爛陀傳統,依靠理性與理解。佛陀本身宣稱,他的追隨者不應只是因為對他有信心,就全盤接受他所教導的,必須像煉金師檢測金子的方法覆的調查。」
一名年輕的學生想知道尊者希望看到世界哪些面向的變化;尊者回答說,「目前朝向物質目標的教育制度,必須與內在價值觀相結合。我們也需要更加關注我們的自然環境,而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做的。然後,需要更多宗教間的和諧。印度是世界上、所有主要宗教傳統,唯一基於相互尊重和理解,和平共存了數世紀之久的國家。最後,我們擴大努力去縮小貧富差距。」
在離開學校之前,尊者與學校高層工作人員一起喝茶,並在學校庭園裡種植了一棵樹,以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