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2021-10-21

美駐華大使候選人:將與中國交涉人權問題


美駐華大使候選人:將與中國交涉人權問題

  

被提名出任美國駐華大使的伯恩斯(Nicholas
Burns)/法新社圖片


 空缺已有一年的美國駐華大使職位可能很快就會迎來新人選。拜登總統近期提名的候選人伯恩斯(Nicholas
Burns)週三在一場國會聽證會上表示,如果他通過參議院確認,他會就人權侵犯行爲直接與中方官員進行交涉。

拜登提名伯恩斯出任美駐華大使 曾主張與盟友合作應對中國

美國駐華大使難產

美中大使人選:伯恩斯、秦剛何許人也?

伯恩斯當天在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舉行的一場候選人聽證會上指出,華盛頓決不能對中國極爲惡劣的人權記錄保持沉默。如果順利出任駐華大使,他定會就此發聲。

“拜登政府認爲(捍衛美國價值觀)是美國在處理新疆、西藏、香港等外交事務,以及全中國人民受到的壓迫時的關鍵一環……在暴行面前,我們不能保持沉默,而必須要發聲……如果我獲得任命,我的一大計劃就是與北京當局直接進行交涉。”

自去年十月美國前任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突然離任後,這個職位已經空缺了一年,創下了美中建交以來的最長間隔。輿論普遍認爲,在兩國關係跌入谷底之際,美國遲遲不確認駐華大使,一方面顯示出華盛頓在處理這個大國關係時的審慎態度,另一方面也表明白宮並不急於改善兩國間的緊張氣氛。

在這場聽證會上,外交委員會的多名委員輪番對北京當局發難,譴責中國的軍事挑釁、核武庫擴張、文化滲透、人權紀錄等等。他們都很關心,隨着中國的不良行爲清單變得越來越長,伯恩斯和拜登政府是否有足夠的魄力應對這個本世紀最嚴峻的地緣政治挑戰。 


 被提名出任美國駐華大使的伯恩斯(Nicholas
Burns )2021年10月20日出席美國國會參議院舉辦的聽證會(視頻截圖)


 伯恩斯:美國必須相信自己

伯恩斯在會上再次強調了當局的對華政策,那就是“應該競爭時競爭,可以合作時合作,必要對抗時對抗”。但他直言,中國顯然想在經濟、政治、軍事等領域稱霸印太地區,美國需要團結盟友及合作伙伴捍衛這一地區的自由和開放。

他同時指出,儘管中國在過去幾十年間取得了長足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但這個泱泱大國正面臨諸多挑戰,而美國必須相信自身的實力。

“中國並不是個神一般的國度。它一方面擁有非凡的實力,另一方面卻存在重大缺陷和挑戰,這包括人口、經濟和政治等方方面面。”

與以往傾向於任命傳統政客出任駐華大使不同,現年65歲的伯恩斯是一名資深外交官,先後服務過里根、老布什、克林頓和小布什四任政府。自1990年起,他先後擔任過克林頓總統的特別助理、國務院新聞發言人、美國駐希臘大使、美國駐北約常任代表、副國務卿等職,他2008年從政府退休。伯恩斯精通法語,熟悉阿拉伯語和希臘語,但不懂中文。

白宮此前在一份聲明中說,伯恩斯離開政府後在阿斯彭戰略集團任職時,曾與中共中央黨校舉行過一場政策對話。他還教授過美中關係的議題,也就此發表過文章和評論。在出任小布什政府的副國務卿期間,他曾與中方在多個領域展開合作,包括阿富汗問題、聯合國對伊朗和朝鮮的制裁、美國的印太政策等等。

“中國幾乎沒有真朋友”

自拜登政府上任以來,美國官員頻頻強調共同行動的重要性。從“四方安全對話”(QUAD)、到“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從“美國-歐盟峯會”到即將在年底舉行的“全球民主峯會”,華盛頓試圖彰顯全球聯盟的外交政策願景。

伯恩斯週三表示,在美中競爭當中,美國的一個重大優勢就在於它擁有一個堅不可摧的聯盟,而中國幾乎沒有真朋友。

“美國與中國相比的一大優勢就是,美國有衆多的條約盟友和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而中國真的沒什麼好友。”

考慮到他豐富的外交履歷和跨黨派的工作經驗,伯恩斯在國會擁有較高的支持度,因此他的這項任命很可能獲得參議院高票通過。一旦通過確認,他就可以赴京就任。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近期引述一些中方國際問題專家說,伯恩斯如能出任駐華大使,對美中關係會有積極意義,但鑑於兩國間的“複雜現狀”,中方對這個角色也不該有過高期待。(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家傲華盛頓報道 責編:梒青 網編:洪偉)